娇皮嫩肉

jiāo pí nèn ròu [ jiao pi nen rou]
繁体 嬌皮嫩肉
注音 ㄐ一ㄠ ㄆ一ˊ ㄋㄣˋ ㄖㄡ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谓肌肤细嫩。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

成语用法

娇皮嫩肉作谓语、定语;指肌肤细嫩。

引证解释

⒈ 谓肌肤细嫩。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

娇皮嫩肉的国语词典

形容皮肤细嫩。

娇皮嫩肉的网络释义

娇皮嫩肉

  • 指肌肤细嫩。
  •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323
    笔画: 9
    五笔: VT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HKL
    四角: 4242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2) 同本义(柔嫩美态)

    娇,姿也。——《说文新附》

    娇,女字,亦态。——《广韵》

    娇,娇姿也。——《玉篇》

    娇逸未有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娇姿欲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娇影(娇美动人的影子);娇娇痴痴(故作娇痴之态);娇婢侈童(娇贵奢侈的婢女童仆);娇羞(妩媚含羞的样子);娇娥(美丽的妇女);娇逸(俊美飘逸);娇颜(美丽的容貌);娇冶(艳丽);娇慵(娇懒;精神不振);娇奶奶(娇惰的富家妇人);娇懒(懒散倦怠);娇喘(娇柔嫩细的喘声);娇喉(柔美的歌喉);娇语(柔声细语);娇脆(嫩脆);娇狞(婉转而细弱)

    (4) 柔弱

    侍儿扶起娇无力。——唐· 白居易《长恨歌》

    (5) 又如:娇怯(柔美;柔弱);娇妍(柔美);娇荑(喻柔嫩纤细的手指);娇怯怯(柔弱的样子)

    (6) 任性

    小姐,你性儿忒惯得娇了。——元· 王实甫《西厢记》

    (7) 同“骄”。骄横 。如:娇傲(骄傲;受宠而倨傲);娇奢(骄横奢侈);娇阳(骄阳);娇妇(娇横之妻)

    名词

    (1) 指年轻女子。对美女的称谓 。如:娇蝉(女子的鬓发);娇艾(美貌的少女);娇姝(美人);娇倩(指少女);娇淑(指美人)

    (2) 对儿童的称谓

    夜相思,投壶不停箭,忆欢作娇时。——《乐府诗集》

    动词

    (1) 爱;宠爱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

    (2) 又如:娇娃(娇生惯养的小孩;美女);娇饶(娇生惯养);娇怜(宠爱怜惜);娇饶(娇纵;娇宠);娇痴(天真可爱);娇爱

    (3) 撒娇 。如:娇嗔(撒娇,故意作出生气的娇态);娇懒(撒娇懒惰)

    英文翻译

    seductive and loveable; te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u1

    宋本广韵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nèn [nen]
    部首: 323
    笔画: 14
    五笔: VGK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DL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敕声。本义: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

    (2) 同本义

    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

    (3) 又如:嫩萼;嫩蕊(含苞欲放的花);嫩箭(兰花新抽的花茎);嫩叶

    (4) 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 。如:嫩汤(刚沸微冒气泡的水);肉片炒得很嫩;嫩牛排

    (5) 柔弱,娇气 。如:嫩艳(娇艳);小孩子肉皮儿嫩

    (6) 指事物尚处在开始或轻微的状态

    桂花养魄嫩寒生。——柳贯《中秋待月不见》

    春禽处处讲新声,烟草欣欣贺嫩晴。——杨万里《春暖郡圃散策》

    (7) 又如:嫩晴;嫩水(春水);嫩凉(微凉;初凉);嫩风(微风);嫩约(不坚牢的信约);嫩日(不强烈的阳光)

    (8) 又指颜色新鲜浅淡。如:嫩碧(浅绿;新绿);嫩鹅黄(像小鹅绒毛的浅黄色;鹅黄酒)

    (9) 年幼 。如:不老也非嫩;嫩妇女子(年轻妇女)

    (10) 不老练;缺乏实际经验

    工画山水,体近 高克明而笔墨差嫩。——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11) 又如:资格嫩;干这种事情他还是一个嫩手

    英文翻译

    soft, tender, delicate; young

    方言集汇

    ◎ 粤语:nyun6
    ◎ 客家话:[梅县腔] nun5 [陆丰腔] nun6 [客英字典] nun5 [海陆丰腔] nun6 [客语拼音字汇] nun4 [东莞腔] lun3 [宝安腔] lun3 [台湾四县腔] nun5
    ◎ 潮州话:lung3(lùng) [揭阳、潮阳]nung3(nù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六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困去聲合口一等nuənnuonh/nuonn
    ròu [rou]
    部首: 612
    笔画: 6
    五笔: MWWI
    五行:
    仓颉: OBO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形容词

    (1) 凡俗 。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动词

    (1) 吃肉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uk7 [陆丰腔] gniuk7 [台湾四县腔] ngiuk7 [宝安腔] ngiuk7 [客英字典] ngiuk7 [梅县腔] niu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5 [东莞腔] ng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nʑĭunjuk/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