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对兄弟妻之母、姐妹夫之母以及疏亲前辈之妻的称呼。或称姻伯母。
引证解释
⒈ 对兄弟妻之母、姐妹夫之母以及疏亲前辈之妻的称呼。或称姻伯母。
姻母的国语词典
称谓。对兄弟妻子的母亲、姊妹丈夫的母亲或亲疏前辈妻子的称呼。
姻母的网络释义
姻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因,因亦声。本义:女婿家)
(2) 同本义 。结亲的男家,指夫或夫之父
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说文》
婿之父为姻。又,婿之党为姻兄弟。——《尔雅》
不思旧姻。——《诗·小雅·我行其野》
琐琐姻亚。——《诗·小雅·节南山》
某以得外昏姻。——《仪礼·士昏礼记》
昏媾姻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壻父曰姻,两壻相谓曰亚。”
皆弦姻也。——《左传·僖公五年》
(3) 又如:姻母(对兄弟妻之母、姐妹夫之母以及疏亲前辈之妻的称呼)
(4) 妻或妻之父
昏姻之礼。——《礼记》。郑玄注:“婿曰昏,妻曰姻。”
(5) 如:姻翁(亲家公。儿子的丈人或女儿的公公);姻臣(帝王的外戚);姻母(姻伯母。对兄弟妻之母、姐妹夫之母的称呼)
(6) 姻亲
泾阳之妻,则 洞庭君之爱女也。淑性茂质,为九姻所重。——《太平广记》引《异闻集》
(7) 又如:姻绱(姻亲;亲戚);姻妾(姻亲的婢妾);姻里(帝王的姻戚);姻昵(近的姻亲);姻通(姻亲之谊);姻族(有姻亲关系的各家族或其成员);姻丧(外亲之丧);姻连(姻戚,姻眷,姻媛,姻援,姻私,姻亚,姻好,姻媾,姻懿。都指姻亲);姻家(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姻兄(姻亲中同辈弟兄的互称)
(8) 婚姻
源频叨诸府戎禁,预班通彻而托姻结,唯利是求。——《文选·沈约·奏弹王源》
(9) 又如:姻缘辐辏(形容男女结成夫妻从各方面来说都很合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n1 [宝安腔] je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东莞腔] jen1 [客英字典] jin1 [海陆丰腔] rin1 ren1 [沙头角腔] jen1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en1 [陆丰腔] j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因 | 於眞 | 影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ʔĭĕn | qjin/i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母 | 莫厚 | 明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məu | mux/m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