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

yí mǔ [yi mu]
注音 一ˊ ㄇ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姨母 yímǔ

(1) 母亲的姐妹(指已婚的)

maternal aunt

引证解释

⒈ 母亲的姐妹。

《汉书·霍光传》“光诸女遇太后无礼” 颜师古注引汉服虔曰:“光诸女自以於上官太后为姨母,遇之无礼。”
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一:“俄顷所生母及姨母续至,见便悲叫。”
《释名·释亲属》:“母之姊妹曰姨亦如之”
王先谦疏证补引:苏舆曰:“《礼》谓之从母,今俗呼为姨母。”

姨母的国语词典

称谓:(1)​ 称母亲的姊妹。《红楼梦.第四回》:「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与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又说姨母家遭了人命官司等语。」也称为「从母」。(2)​称父亲的妾。

姨母的网络释义

姨母

  • 姨母,又称姨妈,简称姨,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指母亲的姊姊或妹妹,又称姨妈,又简称姨。有些地方姨妈专指母亲的姊姊,母亲的妹妹则称阿姨、姨娘或姨姨。古称从母。不过,“姨”有时是指姨子(大姨子、小姨子);妻子的姐姐称为大姨,妻子的妹妹又称为小姨、姨仔。
  • 姨母的翻译

    英语: mother's sister, maternal aunt
    法语: tante

    姨母造句

    过去的伊丽莎白,连同她失去了的、杳无音信的父亲以及她的姨母一起,已经埋葬在那远方的理查德的坟墓里了。
    她的姨母把尖锐而轻松的讽刺或嘲笑赋予了这个概念。
    他和姨母在乡村深居简出,度过冬天。
    老李头最大的爱好就是跟别人大讲革命传统,叶阿姨母子早就听得耳朵起了老茧,老李头一开腔,两个人就已经躲进了卧室。
    他的姨母季隗是晋文公的次妻,他的庶母君姬氏是晋文公的女儿,他的父亲赵衰是晋文公的好友兼军师,也是晋襄公的导师。
    而姨母紫风也很冷静地分析丈夫“他是以战士的姿态走上文坛的,注重对反动势力施以匕首投枪。
    现在你去帮小阿姨管会儿妹妹,妈妈和姨母该下厨房整顿晚饭了。
    他为姨母的死表现出来的悲伤是一种假慈悲。
    一个加纳家庭暂时收留了他夸西等待姨母的消息,可杳无音信。
    据介绍,唐石琳是陈七妹的亲姊妹陈月娥的女儿,自小由姨母带养。
    她对姨母的阅历已了解了一个大概。
    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所以他是由他姨母抚养长大的。从小释迦牟尼就特别的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会,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愿意问一个为什么,非要得出答案不可。
    她不禁对这位姨母有些寒心了。
    哈丽特她当然会吵啦那些椅垫,是卢姨母送的啊。
    当舅舅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姨母贵为一国之母之后,他虽然年少,却不屑于象其它的王孙公子那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
    程英自幼懂事,心思细腻,看出姨母、姨父面带愁容,长吁短叹,不知该怎么劝解,只能乖乖的静坐一旁。
    每当他进城的时候,他总是看望他的姨母。
    姨母,嫡堂或亲表兄弟姊妹,仅得于下列二种情形下提出异议一。
    她与你的姨母相处得如何?
    他们总是上午去,迟早没有一定,有时候分头去,有时候同道去,间或姨母也跟他们一起去。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23
    笔画: 9
    五笔: VGXW
    五行:
    仓颉: VKN
    四角: 454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2) 同本义

    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尔雅》

    蔡哀侯曰吾姨也。——《左传·庄公十年》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毛传:“妻之姊妹曰姨。”

    其妻又吾姨也。——晋· 潘安《寡妇赋》

    (3) 又如:姨夫(妻的姊妹夫;又两男共狎一妓,彼此互称姨夫)

    (4) 母之姊妹

    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

    (5) 又如:姨丈人(妻之姨夫);姨弟(姨表弟)

    (6) 父亲的小老婆;庶母

    母之姊妹曰姨。——《释名》

    其父之侧庶,亦称姨者,姨本姊妹同事一夫之称,后世无媵之礼,而侧庶实与媵比,故虽非母姊妹,而得借比称之。——翟灏《通俗篇》

    (7) 又如:姨姨(称父之妾;称所亲狎的妓女);姨夫钱(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英文翻译

    mother/wife's sister; concubin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宝安腔] ji2 [海陆丰腔] ri2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jii/jizĭɛn
    [mu]
    部首: 511
    笔画: 5
    五笔: XGUI
    姓名学:
    仓颉: WYI
    四角: 77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厚上聲開口一等məumux/mov

    姨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