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昆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姨兄弟。古称姨母之子(男或女)。后世姨兄弟只指男性,俗称姨表兄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姪, 穆姜 之姨子也” 晋 杜预 注:“姪, 穆姜 姨母之子,与 穆姜 为姨昆弟。”
引证解释
⒈ 姨兄弟。古称姨母之子(男或女)。后世姨兄弟只指男性,俗称姨表兄弟。
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姪, 穆姜之姨子也” 晋杜预注:“姪, 穆姜姨母之子,与穆姜为姨昆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2) 同本义
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尔雅》
蔡哀侯曰吾姨也。——《左传·庄公十年》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毛传:“妻之姊妹曰姨。”
其妻又吾姨也。——晋· 潘安《寡妇赋》
(3) 又如:姨夫(妻的姊妹夫;又两男共狎一妓,彼此互称姨夫)
(4) 母之姊妹
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
(5) 又如:姨丈人(妻之姨夫);姨弟(姨表弟)
(6) 父亲的小老婆;庶母
母之姊妹曰姨。——《释名》
其父之侧庶,亦称姨者,姨本姊妹同事一夫之称,后世无媵之礼,而侧庶实与媵比,故虽非母姊妹,而得借比称之。——翟灏《通俗篇》
(7) 又如:姨姨(称父之妾;称所亲狎的妓女);姨夫钱(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宝安腔] ji2 [海陆丰腔] ri2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姨 | 以脂 | 以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jii/ji | zĭɛn |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2) 同本义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
)噍昆鸣。—— 扬雄《羽猎赋》(3) 又如:昆群(同群)
(4) 后,然后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名词
(1) 哥哥,胞兄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2)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弟的敬称)
(3) 子孙,后代
虞、 魏之昆。—— 左思《吴都赋》
(4) 又如:昆仍(后代子孙);昆孙(第六代的子孙。后泛指远孙)
(5) 昆山 。古代传说中产玉之山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6) 姓
形容词
(1) 众多,诸多
昆小虫,抵蚳。昆,众也。——《大戴礼记》
(2) 通“焜”。盛明貌
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文选·扬雄·甘泉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kun1 [宝安腔] kun1 [梅县腔] kun1 [海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陆丰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沙头角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昆 | 古渾 | 見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kuon | kuə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如:小弟;愚弟
(7) 门生;学生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8)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词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5 [陆丰腔] ti5 [梅县腔] tai1 ti5 [沙头角腔] ti5 tai1 [客语拼音字汇] tai1 ti4 [海陆丰腔] ti6 tai1 [东莞腔] ti3 tai3 [宝安腔] ti3 [台湾四县腔] ti5 tai1
◎ 潮州话:d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弟 | 徒禮 | 定 | 齊開 | 上聲 | 薺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dʰiei | dex/de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