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姨妹
(1) 姨表妹;妻子的妹妹
词语解释
姨表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孙秀 降 晋 , 晋武帝 厚存宠之,妻以姨妹 蒯氏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节操》:“ 孙泰 , 山阳 人,少师 皇甫颖 ,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泰 妻即姨妹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妻之妹。
引证解释
⒈ 姨表妹。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节操》:“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泰妻即姨妹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⒉ 妻之妹。
姨妹的国语词典
称谓。称妻子的妹妹。
姨妹的网络释义
姨妹
姨妹的翻译
姨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2) 同本义
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尔雅》
蔡哀侯曰吾姨也。——《左传·庄公十年》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毛传:“妻之姊妹曰姨。”
其妻又吾姨也。——晋· 潘安《寡妇赋》
(3) 又如:姨夫(妻的姊妹夫;又两男共狎一妓,彼此互称姨夫)
(4) 母之姊妹
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
(5) 又如:姨丈人(妻之姨夫);姨弟(姨表弟)
(6) 父亲的小老婆;庶母
母之姊妹曰姨。——《释名》
其父之侧庶,亦称姨者,姨本姊妹同事一夫之称,后世无媵之礼,而侧庶实与媵比,故虽非母姊妹,而得借比称之。——翟灏《通俗篇》
(7) 又如:姨姨(称父之妾;称所亲狎的妓女);姨夫钱(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宝安腔] ji2 [海陆丰腔] ri2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姨 | 以脂 | 以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jii/ji | zĭɛ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未声。本义:妹妹)
(2) 称同父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妹,女弟也。——《说文》
及姑姊妹。——《左传·襄公十二年》
妹者,少女之称也。——《易·归妹》注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3) 又如:妹妹;妹丈(妹妹的丈夫);妹婿(妹夫)
(4) 称亲戚中同辈(或为表示亲善对非亲戚中同辈)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 。如:表妹;挑花妹
(5) 古邑 。在今河南省淇县
形容词
通“昧”。昏暗不明
而弃妹之者,不仁也。——《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i5 [梅县腔] moe.5 [陆丰腔] moi5 [客语拼音字汇] moi4 [海陆丰腔] moi5 [客英字典] moi5 [宝安腔] moi5 [东莞腔] moi5 [台湾四县腔] moi5
◎ 潮州话:muê7 muê6(muē muĕ)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妹 | 莫佩 | 明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蟹 | 灰 | muɒi | muaih/mu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