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
词语释义
姜黄
(1) 指人脸色不正,呈黄白色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根茎椭圆形,淡紫色,开黄花。根茎入药,又可以做黄色染料。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它们的食物包括稻米、扁豆、粟粒、姜黄粉和纯净黄油。
2、实验研究表明,姜黄有助于阻止已形成的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几项研究已经发现姜(姜黄)能减少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
4、比如,该书记录说,印度香料姜黄根的根茎需要在夜间采集。
5、在印度,一位喜笑颜开的新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她即将到来的大喜日——用姜黄将双手涂成淡黄色,这种东西千百年来都是作为厨房重要的材料。
6、而香料例如姜黄和藏红花也常常作为天然化妆品的成分之一。
7、研究也证实了有关姜黄能够减轻很多疾病所产生的炎症,包括牛皮癣。
8、标准做法中还有姜黄、香菜、姜和红辣椒为佐料。
9、也许姜黄素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可能使记忆损失较少。
10、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叫做姜黄素的物质,它对减肥很有效果。
11、染色工艺师瑞占?凯对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说:“针对皮肤问题,我们选择了槐蓝属之类的植物,并将姜黄根粉与之混合。”
12、1995年,USPTO为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使用姜黄粉作为伤口治疗药物授予了一项专利。
13、姜黄是咖哩粉中黄色的香料组成部分,印度医药中用于刺激食欲和助消化。
14、它的身子涂作了朱红和姜黄两色,耳朵上挂着绯红的丝网。
15、家里连一粒米也没有,没有一滴油,也没有一点姜黄。
16、姜黄素触发致命细胞死亡信号之后,细胞开始自身消化。
17、在动物实验中,姜黄素减少淀粉质的形成,从而减少了其易于沉积于大脑而形成老年痴呆症。
18、姜和姜黄大概是味道最好的药物。
19、咖哩中的姜黄含有黄姜素,黄姜素具有强抗氧化和消炎作用。
20、印度女人们打赌用姜黄就能解决。
21、塔夫茨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给老鼠喂食掺有姜黄素的高脂肪食物,比那些喂食不含姜黄素的高脂肪食物的老鼠更不容易长胖。
22、平静道路上排列的树木几乎都转化成深深的姜黄色调,还保存着的几棵顽固的常青树,它们依然在秋季里坚持着。
23、据说姜黄跟非处方止痛药有同样的功效(但是没有副作用)。
24、研究还表明,姜黄可以预防结肠癌以及恶性最大的皮肤癌--黑色素瘤。
25、郁金(姜黄),一棵四季不断生长的植物属于科和姜一样,应该发起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26、由公元前3000年,姜黄,豆蔻,黑胡椒和芥末收获了印度。
姜黄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蘘荷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根茎为块状,黄褐色,有香味如姜。叶长椭圆形,有长柄。四、五月发芽,花茎同生,高约二十五公分。花作漏斗形,色黄。其根茎可入药,并可作为黄色染料。
姜黄的网络释义
姜黄 (姜科姜黄属植物)
姜黄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羊声。本义:水名。姜水)
(2) 同本义
岐水经 姜氏城为 姜水。——《水经注·渭水》注
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国语》
(3) 姓
姜,神农居 姜水,以为姓。——《说文》
(4) 又如:姜太公钓鱼(姜子牙世称姜太公,即吕尚。曾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齐侯。传说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钓绳端的直钓不设饵。歇后用法,愿者上钩,指事情出于自愿)
(5) ∶通“咧”。强 。如:姜姜(逞强争斗的样子。)姜:通“咧”
名词
(1) 生姜
楠梓姜桂。——《史记·货殖列传》
(2) 一种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Zingiber officinate ),作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根茎肥大,呈不规则块状,灰白或黄色,有辛辣味,可作蔬菜、调料,亦入药
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iong1 [宝安腔] g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ong1 [台湾四县腔] giong1 [客英字典] giong1 [海陆丰腔] giong1 [陆丰腔] giong1
◎ 潮州话:〈姓〉giang1(kiang) , gien1/gion1(kie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薑 | 居良 | 見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kiang | kĭaŋ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