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媳

gū xí [ gu xi]
注音 ㄍㄨ ㄒ一ˊ

词语释义

婆母与儿媳。

词语解释

  1. 婆母与儿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若姑媳彼此反唇,夫妻偶尔角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老太太定席,请 宪太太 当中坐下,姑媳两人,一面一个相陪。”

引证解释

⒈ 婆母与儿媳。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自尽》:“若姑媳彼此反唇,夫妻偶尔角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老太太定席,请宪太太当中坐下,姑媳两人,一面一个相陪。”

姑媳的国语词典

婆婆与媳妇。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VD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JR
四角: 444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2) 同本义

姑,夫母也。——《说文》

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尔雅》

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翁姑;姑嫜(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4) 父亲的姐妹

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问我诸姑。——《诗·邶风·泉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5) 又如:姑舅(姑母和舅父);姑姊(父之姐);姑姑;姑婿

(6) 丈夫的姐妹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姑嫂;小姑(丈夫的妹妹)

(8)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如: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道姑(女道士);三姑六婆

(9) 少女 。如:村姑;姑娘家

(10) 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子 。如:姑太太(已嫁的长辈女子)

副词

(1) 姑且,暂且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姑置勿论

动词

(1)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如:姑容(姑息宽容);姑恕(姑息宽容);姑纵(姑息放纵);姑徇(姑息徇私)

(2) 通“诂”( )。诂训。以通行的文字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管子·心术》

(3) 吸饮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ather's sister; husband's m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1 [海陆丰腔] gu1 [梅县腔] gu1 [东莞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宝安腔] gu1 [陆丰腔]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uko/ku
[xi]
部首: 323
笔画: 13
五笔: VTHN
五行:
仓颉: VHUP
四角: 464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儿子的配偶 。如:贤媳;翁媳;童养媳;令媳(尊称别人的儿媳);小媳(谦称自己的儿媳)

(2) 弟弟及晚辈亲属之妻 ——前加弟弟或晚辈称谓。如:侄媳;孙媳;弟媳

英文翻译

daughter-in-law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梅县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海陆丰腔] sit7 [东莞腔] sit7 [宝安腔] s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相即職開入聲開口三等sĭəksik/si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