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如箭离弦
(1) 指时光如同箭飞行那样快速消逝,比喻光阴极易逝去,也作“光阴如箭”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一:“亡命心如箭离弦,迷津指引始能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如 | 人諸 | 日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njo/rv | ɳ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2) 同本义
箭,矢竹也。——《说文》
其利金锡竹箭。——《周礼·职方氏》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尔雅·释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箭笋(箭竹嫩笋);箭茁(笋芽);箭萌(小笋);箭筠子竹(一种竹棍子);箭笄(竹制的簪子)
(4) 搭在弓弩上发射的竹制武器
自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船往如箭。——《资治通鉴》
(5) 又如:箭羽(箭上的羽毛);箭衣(古代弓箭手穿的衣服。后来成为一种长礼服);箭壶(盛箭的囊袋);箭袖(又名马蹄袖。一种便于射箭的袖口,上面较长可以盖住手,下面较短)
(6) 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7) 又如:箭水(漏壶的水);箭刻(箭漏的刻度);箭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箭滴(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漏壶滴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en5 [陆丰腔] tsian5 [海陆丰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沙头角腔] zien5 [东莞腔] zen5 [梅县腔] zien5 [宝安腔] zen5 [客语拼音字汇] jia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箭 | 子賤 | 精 | 仙A開 | 去聲 | 霰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tsĭɛn | cienh/zien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2) 同本义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5)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6)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7) 通“樆”。山棃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
(8) 通“蓠”。香草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 姓
动词
(1)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正大夫离居。——《诗·小雅·雨无止》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乡偶书》
今当远离。——诸葛亮《出师表》
离臣虏之劳。——《韩非子·五蠹》
离城三里。——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离吾乡七百里。——清· 袁枚《祭妹文》
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3)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不愿离而离。——清· 林觉民《与妻书》
约从离衡。——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5) 假借为“罹”。遭受
雉离于罿。——《诗·王风·兔爰》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6)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7) 割取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8)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9) 断绝;判别
一年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10)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11) 违背,背离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众叛亲离。——《左传》
(12)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13) 距离;相距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14) 又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15) 罗列,陈列
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李贺《长歌续短歌》
(16)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17) 经历
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汉书·西域传上》
(18) 缺少 。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19) 通“丽”。附丽,附着
六五之言,离王公也。——《易·离》
月离于毕,俾滂沱也。——《诗·小雅·渐渐之石》
数量词
(1) 二,两;双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离,丽也。——《易·离卦》
(2) 又
明两作离。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离不言会。——《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3) 又如:离立(并立)
形容词
通“俪”。成双,成对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離 | 呂支 | 來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lĭe | li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2) 同本义
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说文》
无待韦弦。——《文选·王文宪集序》
故佩弦以自急。——《韩非子·观行》
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抚弦登陴。——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弦箭(弦上之箭);弦栝(弓弦和箭末扣弦处)
(4) 弓弩 。如:弦刃(弓和刀);弦木(指弓);弦矢(弓箭)
(5)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弦而鼓之。——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朝歌夜弦。——唐· 杜牧《阿房宫赋》
转轴拨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弦切切
(6) 又如:弦徽(琴弦与琴徽;系琴弦之绳。后也指琴面上的标志);弦乐(丝弦乐器);弦子(胡琴);弦吹(泛称弦管乐);弦柱(乐器上绾丝的柱子);弦桐(琴的别名。以桐木为造琴良材,故名)
(7) 弦乐器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吕氏春秋》
(8) 又如:弦子(胡琴);弦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弦柱(乐器绾丝之柱);弦乐(丝弦乐器);弦子(三弦)
(9) 弦乐器弹奏出的声音
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10) 又如:弦歌(歌泳诵读,也指儒家的礼乐教化);弦节(琴瑟之节拍);弦外之音(同“絃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
(11) ∶连结曲线上两点的直线;特指曲线上正割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
(1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所对的边)
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经》
(13) 四分之一
(14) 地平圈按四分之一划分的一个部分或相当于这一部分的基本方位点
(15) 月球公转的四分之一。即上弦是月球在太阳之东90°时的位相,下弦是月球在太阳之西90°时的位相。如:上弦;下弦
(16) 半圆形的月亮
月中分谓之弦。——《论衡·四讳》
(17) 又如:弦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廿二、廿三日(弦日)和初一(朔日));弦晦;弦望(月相变化)
(18) ∶形成直角的三体的一种组态,尤指太阳系中太阳位于90°角顶点的组态
(19) 周代国名 。春秋时为楚所灭。故城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
楚人灭 弦, 弦子奔 黄。——《春秋》
(20) 〈方〉∶发条 。如:上弦;钟弦
(21) 弦脉。中医指脉气紧张,是脉象之一
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红楼梦》
(22) 又如:弦怯(指弦脉虚弱);弦芤(切脉时如同指按丝弦、浮大中空)
(23) 姓
(1) 弹奏琴瑟等弦乐器
北面而弦。——《礼记·乐记》。注:“谓鼓琴瑟也。”
匡坐而弦。——《庄子·让王》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2) 又如:弦音(拉弓弦的声音);弦琴(弹琴)
(3) 安上弓弦
弦大木为弓。——《后汉书》
(4) 又如:弦弧(在曲木上张弦成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en2 [东莞腔] hen2 [梅县腔] hien2 [宝安腔] hen2 [沙头角腔] hen2 [台湾四县腔] hien2 [海陆丰腔] hien2 [陆丰腔] hia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賢 | 胡田 | 匣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ghen/hen | ɣ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