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湖亭

rú yì hú tíng [ru yi hu ting]

词语释义

与环壁隔水相望,建于如意湖西岸,因而得名如意湖亭。

汉字详情

[ru]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R
四角: 46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諸平聲開口三等njo/rvɳĭo
[yi]
部首: 907
笔画: 13
五笔: UJ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TAP
四角: 003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 同本义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 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马般奔驰,难以驾驭)

(4) 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5)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教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6) 胸怀;内心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7)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8) 情意;感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9)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10) 意气; 气势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11)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12) 意图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13) 神情、态度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动词

(1) 思念;放在心上 。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2) 意料;猜测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4) 怀疑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5)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英文翻译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方言集汇

◎ 粤语: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东莞腔] ji5 [陆丰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5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記去聲開口三等ʔĭəqih/ioh
[hu]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D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JRB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2) 湖泊,积水的大泊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4) 古州名 。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

(5) 古县名 。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

(6) 古水名 。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

(7) 指湖南,湖北 。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英文翻译

a lake; Hubei, Hunan; bluish-g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gho/huɣu
tíng [ti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YPS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RBN
四角: 002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 同本义。后指驿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

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

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晋· 干宝《搜神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3)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驿

(4)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

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

亭西有岱祠。

(5) 又如:亭榭(亭阁台榭);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亭槛(亭子的栏杆;亭子);亭院(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铭旌)

(6)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墨子》

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汉· 应劭《风俗通》

(7) 又如:亭戍(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亭吏(亭长);亭佐(亭长的副手);门亭(设于城门处的亭);亭卒(秦汉亭中的差役)

(8) 像亭子的小房子 。

(9) 如:书亭;邮亭;亭场(卖盐的地方);亭子间

(10) 山梨

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1)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动词

(1) 养育 。

(2) 如:亭育(养育,培育);亭毒(养育;化育)

(3) 停止。同“停”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汉书·西域传上》

(4) 又如:亭当(完毕,妥当);亭居(水静止的样子)

形容词

(1) 适中,均衡 。

(2) 如:亭匀(均匀,妥贴)

(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

(5) 正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

(6)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

英文翻译

pavilion; e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海陆丰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沙头角腔] tin2 [宝安腔] tin2 [陆丰腔] tin3
◎ 潮州话:dêng5 (t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