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如 | 人諸 | 日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njo/rv | ɳ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2) 同本义
丸,圜也。——《说文》
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庄子·达生》
市南宜僚弄丸。——《庄子·徐无鬼》
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
机发吐丸。
(3) 又如:鱼丸;肉丸;丸熊(形容母善教子。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其母曾和熊胆丸,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丸丹(圆粒状丹药);丸散(中药的丸剂、粉剂之属);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丸散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4) 特指弹丸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 李白《少年子》
(5) 小球 ,泛指球形的小东西。如:丸转(如丸转动,比喻圆滑);丸鼓(以铜丸击鼓);丸泥(一种泥丸)
(6) 量词
三次,三丸俱吞了。——《西游记》
(7) 又如:一次吃三丸;此药每服两丸
(8) 指鸟卵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吕氏春秋·本味》
(9) 姓
动词
(1) 揉物使成小球形
行者道:“要丸药。”——《西游记》
熟剂与面剂相似,方可丸擀。——沈继孙《墨法集要·锤练》
(2) 完
丸,完也。——《广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东莞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 潮州话:in5(î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桓 | 胡官 | 匣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ghuan/huan | ɣuɑ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
(16) ∶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名词
(1) 泛指兽类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u3 [客英字典] zeu3 [沙头角腔] tsieu3 [梅县腔] zeu3 [台湾四县腔] zeu3 [陆丰腔] zeu3 [东莞腔] zeu3 [宝安腔] ziu3 [客语拼音字汇] zeu3
◎ 潮州话:z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走 | 子苟 | 精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cux/zov | ts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反声。《广韵》作“阪”。本义:山坡,斜坡) 同本义
采土筑山,十里九坂。——《后汉书·统传》
(2) 又如:坂田(地势较高的水田);坂坻(坡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n3 [台湾四县腔] fan3 ban3 [梅县腔] fan3 [海陆丰腔] fan3 ban3
◎ 潮州话:波安2(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反 | 府遠 | 幫 | 元合 | 上聲 | 阮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pyanx/pvaan | pĭwɐ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