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细

jiān xì [jian xi]
繁体 姦細
注音 ㄐ一ㄢ ㄒ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奸细 jiānxi

(1) 为敌人刺探情报的人

揭露了一家报纸被奸细渗透的大骗局
spy;stooge

(2) 奸诈的人

crafty people

词语解释

  1. 亦作“奸细”。奸诈的人。

    《晋书·王敦传》:“望兄奬羣贤忠义之心,抑姦细不逞之计。”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想撞见你个似青天、如白日、去姦细、理寃枉的大人,须索与俺做主也。” 明 徐元 《八义记·鉏麑触槐》:“五穀丰登无奸细,愿山河齐天地。”

  2. 为敌方刺探消息的人。

    《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是知外国来廷者,安知非奸细乎?”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我差下将军 韩厥 把住府门,搜检姦细。”《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吾等奉 郭将军 命,把守此桥,以防奸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 道静 着了急,正想怎么回答这个女奸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奸细”。

⒉ 奸诈的人。

《晋书·王敦传》:“望兄奬羣贤忠义之心,抑姦细不逞之计。”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不想撞见你个似青天、如白日、去姦细、理寃枉的大人,须索与俺做主也。”
明徐元《八义记·鉏麑触槐》:“五穀丰登无奸细,愿山河齐天地。”

⒊ 为敌方刺探消息的人。

《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是知外国来廷者,安知非奸细乎?”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我差下将军韩厥把住府门,搜检姦细。”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吾等奉郭将军命,把守此桥,以防奸细。”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道静着了急,正想怎么回答这个女奸细。”

奸细的国语词典

奸诈小人。《晋书.卷九八.王敦传》:「望兄奖群贤忠义之心,抑奸细不逞之计。」也作「奸细」。

奸细的网络释义

奸细 (汉语词语)

  • 奸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 xì,指敌对方或竞争对手派出获取某类机密信息而打探风声的人。一般此类人的目的是获取对方有用信息,然后通知对方做好准备,使而之大折。词语出自《晋书·王敦传》:“望兄奖羣贤忠义之心,抑奸细不逞之计。”
  • 奸细造句

    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
    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委之。
    马荣,我道你是旧日良朋,前来助我,谁知你是奸细,害得我瓦解冰消!今日俺也拼作一死,只与汝送了性命!
    吕布派奸细混进许昌城中,欲探查我军部署情况和粮草辎重所在地。
    可那寒叶极有可能是其别门派安插的奸细,而且他修为不弱,如若将他潜留在山中实在是一大隐患啊!
    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
    旁边,另一名青年男子向前逼进几步,面带冷笑,揶揄道“真是了不得啊,作为一个奸细,来到了我羽化门不安分守己的,居然敢这般行事,果真留你不得。
    进城后他蒙冤入狱,丁典误会他是知府凌退思派来的奸细,对他又打又骂。
    拿获后,请陈季同来看,据云此人名石川,即是出入倭武官处之奸细,已饬天津县讯供及暂行管押,令研讯供单呈核。
    住口!大帅名讳是你叫的?今天是我轮值护卫,你在这里乱吹口信,成何体统,莫不是倭子奸细?
    在将军随时向京都随时汇报案件的进展情况的时候,京都对奸细的清查工作同时在秘密的进行。
    她,是冒名顶替,潜入墨家的奸细。
    一旦有事,七零八落临时拼凑起来,就像是用米浆粘在一块的大堤,经不起巨大压力的考验,一旦敌军使用奸细,容易出现蚁穴溃堤。
    一个能背叛自己村子的奸细,竟然还敢说什么保证,你的保证一钱不值。
    徐富的信早到,忌恨魏四的徐富密告主子这魏四是贪婪凶狠之徒,是司礼监派来监视的奸细。
    于是,他走过去,正言厉色地对王子说,他是岛上的奸细。
    约瑟夫粗声粗气地说“你们一定是奸细”。
    但是我们的民族统一战线中已经存在着起破坏作用的奸细分子,这就是那些汉奸、托派、亲日派分子。
    就在一个月前,柴桑派出大批舰队,强行自黑虎滩登陆,并在第二天晚上,在预先派入青州的奸细配合下,打开了青州大门。
    且说从城门洞中冲出的几十号兵丁,他们一看地上散了几把武器,经略府内亲军新任正牌军王五又在那大喊大叫是奸细、杀了他。

    汉字详情

    jiān [jian]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FH
    五行:
    仓颉: VMJ
    四角: 414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 同本义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xié同邪)。——《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邪也。”

    作奸犯科。——诸葛亮《出师表》

    攘除奸凶。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奸人构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奸慝(奸诈;邪恶);奸顽(奸诈凶顽);奸回(奸恶邪僻;奸邪);奸智(奸诈邪恶的企图);奸侠(心怀邪恶的人。即俗称的无赖汉);奸非(作奸犯法的人);奸利(作奸犯法所获得的利益);奸证(做坏事的脏证);奸钱(私铸的钱币);奸事(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奸市(违法交易);奸宄(违法作乱的事情)

    (4) 伪

    姦,伪也。——《广雅》

    夫神者好和而恶姦。——《庄子·徐无鬼》。注:“私自许者姦也。”

    十姦。——《周书·宝典》。注:“不诚之行故曰姦。”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2) 同本义

    奸,犯淫也。——《说文》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姦也。——《左传·庄公二年》

    (3) 又如:奸私(通奸);奸占(非法占人妻女);奸状(男女私通);奸宿(奸通);奸乱(淫乱)

    (4) 作乱或窃夺

    奸,犯也。——《小尔雅》

    臣敢奸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奸时以动。——《左传·成公十六年》

    以奸忠直。——《汉书·孔光传》

    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姦。——《淮南子·主术》。按,姦假借为干。”

    (5) 又如:奸赃(营私纳贿);奸盗(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6) 欺骗;作弄

    你奸得我索性。——元· 高明 《琵琶记》

    名词

    (1) 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故佼众者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姦,其蔽主多矣。——《管子·明法》

    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忌传》

    (2) 又如:奸宄(为非作歹的坏人;奸臣);奸凶(邪恶凶顽的人);奸乱(心术不正,行迹不轨)

    (3) 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 。如:奸相(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奸谍(间谍。为敌方刺探情况的人);奸蠹(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亦指行为不法的坏人);内奸;汉奸

    英文翻译

    crafty, villainous,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n1 gien1 [东莞腔] gan1 [梅县腔] gian1 [宝安腔] ga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gan1 [海陆丰腔] gien1 g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寒平聲開口一等kankɑn
    [x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L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W
    四角: 26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fine, tiny; slender, thin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o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