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敝

jiān bì [ jian bi]
繁体 姦敝
注音 ㄐ一ㄢ ㄅ一ˋ

词语释义

1.亦作"奸敝"。 2.见"奸弊"。

词语解释

  1. 亦作“奸敝”。见“ 姦弊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奸敝”。见“姦弊”。

汉字详情

jiān [jian]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FH
五行:
仓颉: VMJ
四角: 414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 同本义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xié同邪)。——《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邪也。”

作奸犯科。——诸葛亮《出师表》

攘除奸凶。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奸人构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奸慝(奸诈;邪恶);奸顽(奸诈凶顽);奸回(奸恶邪僻;奸邪);奸智(奸诈邪恶的企图);奸侠(心怀邪恶的人。即俗称的无赖汉);奸非(作奸犯法的人);奸利(作奸犯法所获得的利益);奸证(做坏事的脏证);奸钱(私铸的钱币);奸事(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奸市(违法交易);奸宄(违法作乱的事情)

(4) 伪

姦,伪也。——《广雅》

夫神者好和而恶姦。——《庄子·徐无鬼》。注:“私自许者姦也。”

十姦。——《周书·宝典》。注:“不诚之行故曰姦。”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2) 同本义

奸,犯淫也。——《说文》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姦也。——《左传·庄公二年》

(3) 又如:奸私(通奸);奸占(非法占人妻女);奸状(男女私通);奸宿(奸通);奸乱(淫乱)

(4) 作乱或窃夺

奸,犯也。——《小尔雅》

臣敢奸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奸时以动。——《左传·成公十六年》

以奸忠直。——《汉书·孔光传》

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姦。——《淮南子·主术》。按,姦假借为干。”

(5) 又如:奸赃(营私纳贿);奸盗(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6) 欺骗;作弄

你奸得我索性。——元· 高明 《琵琶记》

名词

(1) 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故佼众者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姦,其蔽主多矣。——《管子·明法》

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忌传》

(2) 又如:奸宄(为非作歹的坏人;奸臣);奸凶(邪恶凶顽的人);奸乱(心术不正,行迹不轨)

(3) 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 。如:奸相(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奸谍(间谍。为敌方刺探情况的人);奸蠹(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亦指行为不法的坏人);内奸;汉奸

英文翻译

crafty, villainous,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n1 gien1 [东莞腔] gan1 [梅县腔] gian1 [宝安腔] ga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gan1 [海陆丰腔] gien1 g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寒平聲開口一等kankɑn
[bi]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UMIT
五行:
仓颉: FBOK
四角: 982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同本义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3) 疲惫,困乏,衰败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汉书·张敞传》

(4) 又如:敝卒(疲惫的士卒);敝敝(疲困的样子)

(5) 败坏;衰败 。如:经久不敝;敝肠(坏心肠,恶性情);敝人(德行浅薄的人)

(6) 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 。如:敝处(本处。敝,破旧;谦称);敝房(谦词。敝室。对人说自己妻子);敝国(自己的国家)

动词

(1) 失败

敝于韩。——《左传·僖公二年》。注:“败也。”

(2) 弃

冠而敝之。——《礼记·郊特牲礼》。释文:“弃也。”

(3) 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僖公三十年》

盖供过求,时价劣经价,则供者必受敝,受敝则迁。——清·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

英文翻译

break, destroy; broken, tatt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宝安腔] bi5 [梅县腔] bi5 [沙头角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祭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bʰĭɛibjed/bi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