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

bēn bō [ ben bo]
注音 ㄅㄣ ㄅㄛ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奔波 bēnbō

(1) 辛苦地往来奔走

be busy running about;hustle and hustle;rush about

(2) 奔腾的波涛

rolling waves

词语解释

  1. 奔腾的波涛。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况可冒衝风而乘奔波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濬流惊急,奔波聒天。” 唐 元稹 《楚歌》之九:“ 三峡 连天水,奔波万里来。”

  2. 忙碌奔走。

    汉 仲长统 《昌言·杂篇》:“救患赴急,跋涉奔波者,忧乐之尽也。” 唐 王建 《行见月》诗:“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如: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年在外奔波。

引证解释

⒈ 奔腾的波涛。

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况可冒衝风而乘奔波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濬流惊急,奔波聒天。”
唐元稹《楚歌》之九:“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

⒉ 忙碌奔走。

汉仲长统《昌言·杂篇》:“救患赴急,跋涉奔波者,忧乐之尽也。”
唐王建《行见月》诗:“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

如: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年在外奔波。

奔波的国语词典

奔流的水。

奔波的网络释义

奔波

  • 奔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bēn bō,是指辛苦,忙忙碌碌地往来奔走的意思。
  • 奔波的翻译

    英语: to rush about, to be constantly on the move
    法语: courir cà et là

    奔波造句

    经过两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他从小就四处奔波,早就盼望有衣锦还乡的一天了。
    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的奔波,只是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传给家乡苦苦等待的亲人。
    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到处奔波,四海为家。
    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依然为了养活残障的儿孙四处奔波。
    常年在外奔波忙碌的人们渴望过安静的生活。
    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於天下。
    倦鸟知还,在外奔波了几十年,如今老了,更加想念家乡。
    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天色晚了,奔波一天,人困马乏,还是找个店休息吧。
    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爸爸一天到晚地奔波忙碌着。
    由于工作的原因,爸爸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
    校领导经过艰苦奔波,终于创办起一个微机打印车间。
    我是货车司机,过的是披星戴月、南北奔波的生活。
    一天的奔波让微微累到了极点。
    经过长途奔波,爸爸显得十分疲惫。
    他为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奔波,常常是席不暇暖。
    公司经营失败后,他忍辱负重,多方奔波,希望能捲土重来。
    在动乱的年代,人们四处奔波,居无定所。
    他为了养家还债,终日奔波劳碌,如牛负重。

    汉字详情

    bēn,bèn [ben]
    部首: 308
    笔画: 8
    五笔: DF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JT
    四角: 404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形容词

    (1) 急速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英文翻译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方言集汇

    ◎ 粤语:ban1
    ◎ 客家话:[梅县腔] bun1 [东莞腔] bun1 [客英字典] bun1 pun1 [陆丰腔] bun1 [客语拼音字汇] bun1 [宝安腔] bun1 [海陆丰腔] bun1 [台湾四县腔] b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昆平聲合口一等puonpuən
    [b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DH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动词

    (1) 激荡,起水波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英文翻译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 客家话:[梅县腔] bo1 bo5 [宝安腔] bo1 [东莞腔]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海陆丰腔] bo1 [客英字典] bo1 [沙头角腔] bo1 [陆丰腔] bi1 bo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uapu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