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心

jiá xīn [ jia xin]
繁体 夹心

词语释义

夹心 jiāxīn

(1) 夹馅

夹心饼干
with filling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with filling] 夹馅
夹心饼干

引用解释

夹馅。如:夹心糖、夹心饼干。

夾心的网络释义

夹心

  • 夹心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夹馅。
  • 汉字详情

    jiā,jiá,gā,xiá [jia,jia,ga,xia]
    部首: 308
    笔画: 7
    五笔: DWWI
    仓颉: KOO
    四角: 40808

    详细解释

    (2) 另見 jiā;jiá

    jiā

    動詞

    (1)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左右二人從兩邊輔助中間一個人。本義:從左右兩方相持,從兩旁限製)

    (2) 同本義

    夾,持也。從大挾二人。會意。——《説文》

    爾曷不夾介又我周王。——《書·多方》

    左右夾佩。——《穆天子傳》

    懷爲夾。——《周禮·梓材》

    使吾二婢子夾我。——《禮記·檀弓》

    夾大鐡椎。——明· 魏禧《大鐡椎傳》

    兩竿夾揭。——明· 高啓《書博鷄者事》

    (3) 又如:夾擁(左右圍抱)

    (4) 栽插在物體的兩邊

    墻下當、噹官道,依前夾竹籬。——姚合《原上新居》

    (5) 帶;沿靠

    夾江傍山。——《文選·左思·蜀都賦》

    (6) 又如:夾江(瀕臨江水,沿着江水);夾單(夾放在手本第一幅裏的單帖)

    (7) 輔佐

    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左傳》

    (8) 又如:夾輔(共同輔佐);夾介(猶言輔佐);夾助(輔助);夾持(猶夾輔,匡助)

    (9) 摻雜;混雜

    又夾百千求救聲。——《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10) 又如: 夾和(亂七夾八);夾叙夾議(邊叙述邊議論)

    形容詞

    (1) 處在兩旁的

    引申爲凡物在左右之稱。——《説文》徐鍇注

    圉人夾牽之。——《儀禮·既夕禮》

    夾岸復、複連沙,枝枝摇浪花。——雍裕之《蘆花》

    夾岸數百步。——晋·陶淵明《桃花源記》

    高柳夾堤。——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送者夾岸。——清· 張廷玉《明史》

    (2) 又如: 夾道子(狹窄的巷道、鬍同);夾發、髮(從左右兩路同時出兵);夾擁(左右圍抱); 夾岸(水流的兩岸;堤岸的兩邊)

    (3) 從兩麵來的 。如:夾撃;夾攻

    名詞

    (1) 鉗夾用具

    笄夾。——《周禮·司弓矢》

    則以笄夾取之。——《周禮·射鳥氏》

    見葉梵書一夾。——《宋史·外國傳·天笠》

    (2) 又如:夾訊(用夾棍逼供審訊);夾拶(用夾子夾手指的酷型);夾剪(夾取物件的工具,鐡製,形似剪刀,但無鋒刃,頭寬而平)

    (3) 通“鋏”。劍把

    天子之劍,以……周、 宋爲鐔, 韓、 魏爲夾。——《莊子·説劍》

    諸侯之劍,…以豪桀士爲夾。

    (4) 另見 jiá;gā

    jiá

    形容詞

    (1) 雙層的(衣被等)

    禦袷衣。——《文選·潘岳·秋興賦》

    (2) 又如:夾衣(雙層的衣服。指有裏、有麵的衣服);夾衫(雙層的衣服);夾布子(月經帶);夾被摩疼(喻指没有抓住要害)

    (3) 次,副貳 。如:夾輅(帝王的副車);夾車(袷輅)

    (4) 襯。在裏麵托上層 。如:夾囊(夾層佩囊。晋代品官朝服上的飾物)

    (5) 另見 gā;jiā

    英文翻译

    be wedged or inserted betwe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gap3 gep6 gi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ap7 gap7 hiap8 [梅县腔] gap8 giap8 [陆丰腔] hiap8 kiap8 [客英字典] hiap8 gap7 giap7 [东莞腔] kiap8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kiab6 [宝安腔] gap7 | kiap8 [沙头角腔] gap7 [海陆丰腔] giap7 gap7 hiap8
    ◎ 潮州话:goih8 hiab8[澄海]hiag8(kôih hî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一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洽入聲開口二等krep/kaepkɐp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