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纸灯笼

jiā zhǐ dēng lóng [jia zhi deng long]
繁体 夾紙燈籠
注音 ㄐ一ㄚ ㄓˇ ㄉㄥ ㄌㄨㄥˊ

词语释义

比喻隐晦﹐费解。

词语解释

  1. 比喻隐晦,费解。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五:“ 杜子美 诗:‘云壑布衣鮐背死,劳生害马翠眉须。’盖纪 明皇 为 贵妃 取荔枝事也……其旨可谓隐而彰矣。 山谷 谓云壑布衣指 后汉 临武 长 唐羌 諫止荔枝贡者。此俗所谓厚皮馒头、夹纸灯笼矣。”

引证解释

⒈ 比喻隐晦,费解。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五:“杜子美诗:‘云壑布衣鮐背死,劳生害马翠眉须。’盖纪明皇为贵妃取荔枝事也……其旨可谓隐而彰矣。

山谷谓云壑布衣指后汉临武长唐羌諫止荔枝贡者。此俗所谓厚皮馒头、夹纸灯笼矣。”

夹纸灯笼的网络释义

夹纸灯笼

  • 基本解释:1.比喻隐晦﹐费解。
  • 词语分开解释
  • 灯笼 : 1.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 汉字详情

    jiā,jiá,gā [jia,jia,ga]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GU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T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2) 另见 jiā;jiá

    jiā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本义:从左右两方相持,从两旁限制)

    (2) 同本义

    夹,持也。从大挟二人。会意。——《说文》

    尔曷不夹介又我周王。——《书·多方》

    左右夹佩。——《穆天子传》

    怀为夹。——《周礼·梓材》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

    夹大铁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两竿夹揭。——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夹拥(左右围抱)

    (4) 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姚合《原上新居》

    (5) 带;沿靠

    夹江傍山。——《文选·左思·蜀都赋》

    (6) 又如:夹江(濒临江水,沿着江水);夹单(夹放在手本第一幅里的单帖)

    (7) 辅佐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

    (8) 又如:夹辅(共同辅佐);夹介(犹言辅佐);夹助(辅助);夹持(犹夹辅,匡助)

    (9) 掺杂;混杂

    又夹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夹和(乱七夹八);夹叙夹议(边叙述边议论)

    形容词

    (1) 处在两旁的

    引申为凡物在左右之称。——《说文》徐锴注

    圉人夹牵之。——《仪礼·既夕礼》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雍裕之《芦花》

    夹岸数百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高柳夹堤。——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送者夹岸。——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 夹道子(狭窄的巷道、胡同);夹发(从左右两路同时出兵);夹拥(左右围抱); 夹岸(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3) 从两面来的 。如:夹击;夹攻

    名词

    (1) 钳夹用具

    笄夹。——《周礼·司弓矢》

    则以笄夹取之。——《周礼·射鸟氏》

    见叶梵书一夹。——《宋史·外国传·天笠》

    (2) 又如:夹讯(用夹棍逼供审讯);夹拶(用夹子夹手指的酷型);夹剪(夹取物件的工具,铁制,形似剪刀,但无锋刃,头宽而平)

    (3) 通“铗”。剑把

    天子之剑,以……周、 宋为镡, 韩、 魏为夹。——《庄子·说剑》

    诸侯之剑,…以豪桀士为夹。

    (4) 另见 jiá;gā

    jiá

    形容词

    (1) 双层的(衣被等)

    御袷衣。——《文选·潘岳·秋兴赋》

    (2) 又如:夹衣(双层的衣服。指有里、有面的衣服);夹衫(双层的衣服);夹布子(月经带);夹被摩疼(喻指没有抓住要害)

    (3) 次,副贰 。如:夹辂(帝王的副车);夹车(袷辂)

    (4) 衬。在里面托上层 。如:夹囊(夹层佩囊。晋代品官朝服上的饰物)

    (5) 另见 gā;jiā

    英文翻译

    be wedged or inserted betwe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潮州话:goih8 goih4,hiap8[澄海]hiak8

    宋本广韵

    zhǐ [zhi]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QA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HVP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 同本义

    纸,絮也,一曰苫也。——《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

    令逵自选《公羊》 严、 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3) 又如:纸撚儿(用易燃纸搓成的点火纸卷儿);纸标儿(纸做的出售标志);纸筋(用于做纸浆的废纸);纸阄(带有标记的纸片,用于拈韵);纸衣(以纸制成的衣服)

    (4) 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血食全无。——《西游记》

    (5) 又如:纸劄(纸糊的冥器);纸锞(纸钱);纸扎(纸糊的冥器);纸元宝(有金色或银色纸糊制的元宝形冥钱。迷信用品)

    (6) 文契,字据

    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儒林外史》

    量词

    (1) 书信、文件的张;件

    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

    (2) 又如:一纸空文;纸半张(即半张纸。比喻微不足道);太宗真迹六百纸

    英文翻译

    p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宋本广韵

    dēng [deng]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OSH
    五行:
    吉凶:
    仓颉: FMN
    四角: 918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电子管的俗名 。如:五灯收音机

    英文翻译

    lantern, l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宋本广韵

    lóng,lǒ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11
    五笔: TD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IKP
    四角: 88414

    详细解释

    lóng

    名词

    (1)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2)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

    桂枝为笼钩。

    (4)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5)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蟋蟀笼虚。——《聊斋志异·促织》

    (6) 又

    掇置笼中。

    笼归。(装在笼子里,带回家去。笼,名词用为动词,装在笼子里。)。又如:牢笼;木笼;笼驯(把鸟兽关在笼中使之驯服);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笼阿(鸟笼中的一角);笼鸟槛猿(笼中鸟与槛中猿。比喻受拘禁而不得自由的人)

    (7) 罩箍 。如:笼灯(灯笼);笼冠(古代武官所戴的帽);笼裙(用丝绢制的裙)

    (8) 竹名 。如:笼竹

    (9) 羁绊牲畜的工具 。引申为驾驭、控制的意思。如:笼绊(受牵绊束缚);笼络(笼与络都是羁绊牲畜的工具)

    (10) 蒸饼 。如:笼饮(蒸饼的别名);笼饼(馒头的旧称)

    动词

    (1) 生火

    脚炉手炉也交出去了,你可逼着他们给你笼上。——《红楼梦》

    (2) 在袖内藏东西

    笼盖四野。——《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3) 又如:笼馒头;笼袖(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4) 另见 lǒng

    lǒng

    名词

    盛衣物的箱笼 。如:笼仗(箱笼;行李);笼箧(竹箱。大的称笼,小的称箧)

    动词

    (1)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3)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5) 缠绕;戴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6) 牵制。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7) 控制;垄断 。如:笼扎(犹束缚)

    (8) 点燃 。如:笼火(生火;点火)

    (9) 另见 lóng

    英文翻译

    cage; cage-like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lung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