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攻

jiā gōng [jia gong]
繁体 夾攻
注音 ㄐ一ㄚ ㄍㄨ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夹攻 jiāgōng

(1) 从两面同时攻击

两面夹攻
attack from both sides

引证解释

⒈ 从两方面同时进攻。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
《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既合战,以回紇夹攻贼。”
《水浒传》第五五回:“十个头领,引了大小军士,掩杀过去;背后四路军兵分作两路夹攻拢来。”
老舍《四世同堂》七:“自从娶了尤桐芳以后,他总是与小太太串通一气,夹攻大赤包。”

夹攻的国语词典

从两面攻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国语.吴语》:「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也作「夹击」。

夹攻的网络释义

夹攻

  • 夹攻是汉语词汇,
  • 拼音:jiā gōng,
  • 释义,从两面同时攻击
  • 出自《奏用间刘爱塔事疏》。
  • 夹攻造句

    在我军的前后夹攻下,敌军很快就投降了。
    这一难关,看来要采取内外夹攻的办法才能攻破。
    我军采用内外夹攻的战术,把敌方全部都歼灭了。
    守城的敌人被内外夹攻,很快就投降了。
    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
    ’老夫这番南来,就是要联络江南豪杰,响应金兵,好教宋朝眼看内外夹攻,无能为力,就此不战而降。
    让我们自乱阵脚,然后里外夹攻,趁虚而入。
    还有就是我们不能一起前往解救人质,目标太大很容易暴露,先派些兄弟歇伏于那里的库房,到时候我们内外夹攻,胜算会更大些。
    受害人不愿分钱,被两女子左右夹攻,无法上楼。
    一边是疾驶而过的汽车,另一边是呼啸而来的列车,给行人一种左右夹攻的感觉。
    出发前,杨业设计让主帅潘美在陈家谷口布阵埋伏,等他把契丹兵诱到这里时前后夹攻。
    陈汤心生一计,当即派部分兵力绕到康居国军队的后面,约定举火时双方前后夹攻康居国军。
    王爷,小的计策便是先带人攻打山寨,然后将姚世功等人家小带在军中,一旦开战料那姚世功等人看到家小必然反出山贼,到时内外夹攻,山贼可破也。
    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
    王晶特别安排一个特别的镜头给阿,要拥有火辣身材的梁政珏,与有“小舒淇”之称的内地演员林佳菱,“左右夹攻”以胸压着阿面庞。
    他们一登上滩头阵地就意外地遭到两面夹攻。
    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
    里外夹攻,黑风城的妖怪们立刻就兵败如山倒,夏天看了看时候不错了,顿时吼道“上条子。
    塞西被手拉手的保镖人墙环绕着、在各路媒体的“左右夹攻”下进入投票站,艰难地向投票的房间挪动。
    因而锋火随机应变,以为当日宫截住剑士兵团时,而自己的禁军大军再从后面围笼而上,进行两面夹攻也可一举拿下日宫兵力。

    汉字详情

    jiā,jiá,gā [jia,jia,ga]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GU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T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2) 另见 jiā;jiá

    jiā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本义:从左右两方相持,从两旁限制)

    (2) 同本义

    夹,持也。从大挟二人。会意。——《说文》

    尔曷不夹介又我周王。——《书·多方》

    左右夹佩。——《穆天子传》

    怀为夹。——《周礼·梓材》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

    夹大铁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两竿夹揭。——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夹拥(左右围抱)

    (4) 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姚合《原上新居》

    (5) 带;沿靠

    夹江傍山。——《文选·左思·蜀都赋》

    (6) 又如:夹江(濒临江水,沿着江水);夹单(夹放在手本第一幅里的单帖)

    (7) 辅佐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

    (8) 又如:夹辅(共同辅佐);夹介(犹言辅佐);夹助(辅助);夹持(犹夹辅,匡助)

    (9) 掺杂;混杂

    又夹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夹和(乱七夹八);夹叙夹议(边叙述边议论)

    形容词

    (1) 处在两旁的

    引申为凡物在左右之称。——《说文》徐锴注

    圉人夹牵之。——《仪礼·既夕礼》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雍裕之《芦花》

    夹岸数百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高柳夹堤。——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送者夹岸。——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 夹道子(狭窄的巷道、胡同);夹发(从左右两路同时出兵);夹拥(左右围抱); 夹岸(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3) 从两面来的 。如:夹击;夹攻

    名词

    (1) 钳夹用具

    笄夹。——《周礼·司弓矢》

    则以笄夹取之。——《周礼·射鸟氏》

    见叶梵书一夹。——《宋史·外国传·天笠》

    (2) 又如:夹讯(用夹棍逼供审讯);夹拶(用夹子夹手指的酷型);夹剪(夹取物件的工具,铁制,形似剪刀,但无锋刃,头宽而平)

    (3) 通“铗”。剑把

    天子之剑,以……周、 宋为镡, 韩、 魏为夹。——《庄子·说剑》

    诸侯之剑,…以豪桀士为夹。

    (4) 另见 jiá;gā

    jiá

    形容词

    (1) 双层的(衣被等)

    御袷衣。——《文选·潘岳·秋兴赋》

    (2) 又如:夹衣(双层的衣服。指有里、有面的衣服);夹衫(双层的衣服);夹布子(月经带);夹被摩疼(喻指没有抓住要害)

    (3) 次,副贰 。如:夹辂(帝王的副车);夹车(袷辂)

    (4) 衬。在里面托上层 。如:夹囊(夹层佩囊。晋代品官朝服上的饰物)

    (5) 另见 gā;jiā

    英文翻译

    be wedged or inserted betwee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潮州话:goih8 goih4,hiap8[澄海]hiak8

    宋本广韵

    gōng [gong]
    部首: 425
    笔画: 7
    五笔: A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容词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名词

    通“功”。功绩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英文翻译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