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厅堂廊庑中悬挂的帷幕。
唐 徐昌图 《木兰花》词:“长垂夹幕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每日三百人守卫,皆露刃坐於两廊夹幕下。”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且教 梅妃 在夹幕中,暂躲片时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厅堂廊庑中悬挂的帷幕。
引唐徐昌图《木兰花》词:“长垂夹幕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下》:“每日三百人守卫,皆露刃坐於两廊夹幕下。”
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且教梅妃在夹幕中,暂躲片时罢。”
夹幕的网络释义
夹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ā
(2) 另见
jiā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本义:从左右两方相持,从两旁限制)
(2) 同本义
夹,持也。从大挟二人。会意。——《说文》
尔曷不夹介又我周王。——《书·多方》
左右夹佩。——《穆天子传》
怀为夹。——《周礼·梓材》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
夹大铁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两竿夹揭。——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夹拥(左右围抱)
(4) 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姚合《原上新居》
(5) 带;沿靠
夹江傍山。——《文选·左思·蜀都赋》
(6) 又如:夹江(濒临江水,沿着江水);夹单(夹放在手本第一幅里的单帖)
(7) 辅佐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
(8) 又如:夹辅(共同辅佐);夹介(犹言辅佐);夹助(辅助);夹持(犹夹辅,匡助)
(9) 掺杂;混杂
又夹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夹和(乱七夹八);夹叙夹议(边叙述边议论)
形容词
(1) 处在两旁的
引申为凡物在左右之称。——《说文》徐锴注
圉人夹牵之。——《仪礼·既夕礼》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雍裕之《芦花》
夹岸数百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高柳夹堤。——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送者夹岸。——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 夹道子(狭窄的巷道、胡同);夹发(从左右两路同时出兵);夹拥(左右围抱); 夹岸(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3) 从两面来的 。如:夹击;夹攻
名词
(1) 钳夹用具
笄夹。——《周礼·司弓矢》
则以笄夹取之。——《周礼·射鸟氏》
见叶梵书一夹。——《宋史·外国传·天笠》
(2) 又如:夹讯(用夹棍逼供审讯);夹拶(用夹子夹手指的酷型);夹剪(夹取物件的工具,铁制,形似剪刀,但无锋刃,头宽而平)
(3) 通“铗”。剑把
天子之剑,以……周、 宋为镡, 韩、 魏为夹。——《庄子·说剑》
诸侯之剑,…以豪桀士为夹。
(4) 另见
jiá
形容词
(1) 双层的(衣被等)
御袷衣。——《文选·潘岳·秋兴赋》
(2) 又如:夹衣(双层的衣服。指有里、有面的衣服);夹衫(双层的衣服);夹布子(月经带);夹被摩疼(喻指没有抓住要害)
(3) 次,副贰 。如:夹辂(帝王的副车);夹车(袷辂)
(4) 衬。在里面托上层 。如:夹囊(夹层佩囊。晋代品官朝服上的饰物)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oih8 goih4,hiap8[澄海]hiak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2) 同本义
幕,帷在上曰幕。——《说文》
舞于鲁君之幕下。——《谷梁传·定公十年》
楚幕有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举袂成幕。(袂:
:袖子)——《战国策·齐策一》(3) 又如:幕幕(覆布周密的样子);幕燕(筑巢于幕上的燕子);幕下(帐幕之下;幕府中)
(4) 帐幕;篷帐
风动将军幕。——杜甫《西山》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杜甫《后出塞》
(5) 又如:幕庭(营帐前的空地);幕帷(帐幕);幕席(帐幕和座席;幕宾的职位);幕竿(张帐幕用的长竿)
(6) 垂挂的帘幕
文窗绣户盘绮幕。——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三》
(7) 又指舞台上的幕布。如:大幕;边幕;幕屋(用帷幕临时围成的房屋)
(8) 移动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如:烟幕;弹幕
(9) 戏剧或歌剧中按剧情划分的段落之一 。如:三幕六场
(10) “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如:幕下(幕府中);幕位(办公处所);幕职(幕府中的职位)
(11) 幕府聘用的僚属 。如:幕士(幕客);幕吏(泛指属吏);幕官(幕僚);幕胥(泛指掌文书的官员);幕游(离乡当幕友)
(12) 一段情景 。如:生活的一幕
(13) 团体正式的或准备性质的会议 。如:开幕;闭幕
(14) 假借为“漠”。沙漠
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比年遣大将军卫青、 霍去病攻 祁连绝大幕。——《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15) 姓
动词
覆盖
雪幕其顶。——《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k7 [海陆丰腔] mok7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东莞腔] mok7 [梅县腔] mok7 [宝安腔] mok7 [沙头角腔] mok7 [台湾四县腔] mok7 [陆丰腔] mok7
◎ 潮州话:mo6(mŏⁿ),bhuang6(buăng) [潮州]bhuêng6(buĕng)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muă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莫 | 慕各 | 明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mɑk | m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