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而谈

kuā kuā ér tán [ kua kua er tan]
繁体 誇誇而談
注音 ㄎㄨㄚ ㄎㄨㄚ ㄦˊ ㄊㄢ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

成语用法

夸夸而谈作主语、宾语、谓语;指人说话。

引证解释

⒈ 见“夸夸其谈”。

夸夸而谈的网络释义

夸夸而谈

  • 夸夸而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夸夸:夸大。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 夸夸而谈造句

    一说到无极门的阵法燕长空立刻变得如集市的商贩一般夸夸而谈,令林枫摇头不已。
    雷震天一副江湖人的样子夸夸而谈。
    怀疑者认为,相比具体行动,欧盟更擅长夸夸而谈。
    外界盖玄心神回体,顿时清醒了过来,这摊上的小贩还在夸夸而谈,盖玄没有妄动,先检查一番身体,发现没有异样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列山与聂天也表情慎重的看着夸夸而谈的丁浩。
    上五百年,下五百年的事,卫鞅可以夸夸而谈,偏偏当时的时势,他是个睁眼瞎。
    我本行并非在物理学,所以今日半路出家,夸夸而谈,真是见笑大方了!
    约翰一副牛比无限的样子夸夸而谈着。
    吴荪甫先不发表意见,听任唐云山在那里夸夸而谈。
    一人举起杯盏夸夸而谈,一人摆摆衣袖浅浅低笑,能人取抚古琴似要高奏一曲,巧匠献出顽石片刻点之成金。

    汉字详情

    kuā,kuà [kua]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NB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MMS
    四角: 40027

    详细解释

    kuā

    形容词

    (1) (形声。从大,于声。本义:奢侈)

    (2) 同本义

    夸,奢也。——《说文》

    贵而不为夸。——《荀子·仲尼》。注:“奢侈也。”

    (3) 又如:夸丽(虚美浮华);夸侈(奢侈,浮华);夸恣(奢侈放纵)

    (4) 通“誇”。自大;炫耀

    华言无实曰夸。——《周书·谥法》

    富有天下而不聘夸。——《吕氏春秋·下贤》。注:“诧而自大也。”

    石崇以奢靡夸人。——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夸奓(自大)

    (6) 大

    夸,大也。——《广雅·释诂一》

    夸者死权。——《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泰也。”

    妾夸布服,粝食。——班固《汉书》

    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夸节(大节,高尚的节操);夸谈(大言,夸夸其谈)

    (8) 假借为“誇”。虚,空

    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吕氏春秋》。注:“虚也。”

    (9) 柔弱。通“侉”

    形夸骨佳。——刘安《淮南子》

    (10) 又如:夸布(大布,粗布)

    (11) 通“姱”。美好

    曼颊皓齿,形夸骨佳。——《淮南子·姱务》

    夸容乃理。——晋· 傅毅《舞赋》

    (12) 又如:形夸(体形美好);夸容(美丽的容貌)

    动词

    (1) (形声。从言,夸声。本义:把事情说得或做得超过了原有程度,不符合实际)

    (2) 同本义

    自矜曰誇。——《通俗文》

    誇,大言也。——《字林》

    万物均既誇众矣。——《管子·白心》。注:“大也。”

    上将大誇。——《文选·扬雄·长杨赋序》。注:“誇,大言也。”

    伐败。——《公羊传·庄公九年》。注:“自誇大其伐。”

    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韩非子·解老》

    (3) 又如:夸诈(吹嘘欺骗);夸诞(说话荒诞不经);夸谈设嘴(吹嘘;夸口);夸诩(骄傲自夸,炫耀);人人都夸他爱劳动;夸耀(骄傲自夸;炫耀);夸容(骄傲、炫耀、自夸自大之色)

    (4) 扩大,张大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韩愈《进学解》

    ku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xtravagant, luxurious; handsom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a1 [台湾四县腔] kwa1 [梅县腔] kia1 kwa5 [宝安腔] ka1 [海陆丰腔] kwa1 [东莞腔] ka1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瓜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khrua/qoakʰwa
    kuā,kuà [kua]
    部首: 308
    笔画: 6
    五笔: DFNB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MMS
    四角: 40027

    详细解释

    kuā

    形容词

    (1) (形声。从大,于声。本义:奢侈)

    (2) 同本义

    夸,奢也。——《说文》

    贵而不为夸。——《荀子·仲尼》。注:“奢侈也。”

    (3) 又如:夸丽(虚美浮华);夸侈(奢侈,浮华);夸恣(奢侈放纵)

    (4) 通“誇”。自大;炫耀

    华言无实曰夸。——《周书·谥法》

    富有天下而不聘夸。——《吕氏春秋·下贤》。注:“诧而自大也。”

    石崇以奢靡夸人。——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夸奓(自大)

    (6) 大

    夸,大也。——《广雅·释诂一》

    夸者死权。——《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泰也。”

    妾夸布服,粝食。——班固《汉书》

    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夸节(大节,高尚的节操);夸谈(大言,夸夸其谈)

    (8) 假借为“誇”。虚,空

    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吕氏春秋》。注:“虚也。”

    (9) 柔弱。通“侉”

    形夸骨佳。——刘安《淮南子》

    (10) 又如:夸布(大布,粗布)

    (11) 通“姱”。美好

    曼颊皓齿,形夸骨佳。——《淮南子·姱务》

    夸容乃理。——晋· 傅毅《舞赋》

    (12) 又如:形夸(体形美好);夸容(美丽的容貌)

    动词

    (1) (形声。从言,夸声。本义:把事情说得或做得超过了原有程度,不符合实际)

    (2) 同本义

    自矜曰誇。——《通俗文》

    誇,大言也。——《字林》

    万物均既誇众矣。——《管子·白心》。注:“大也。”

    上将大誇。——《文选·扬雄·长杨赋序》。注:“誇,大言也。”

    伐败。——《公羊传·庄公九年》。注:“自誇大其伐。”

    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韩非子·解老》

    (3) 又如:夸诈(吹嘘欺骗);夸诞(说话荒诞不经);夸谈设嘴(吹嘘;夸口);夸诩(骄傲自夸,炫耀);人人都夸他爱劳动;夸耀(骄傲自夸;炫耀);夸容(骄傲、炫耀、自夸自大之色)

    (4) 扩大,张大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韩愈《进学解》

    ku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xtravagant, luxurious; handsom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a1 [台湾四县腔] kwa1 [梅县腔] kia1 kwa5 [宝安腔] ka1 [海陆丰腔] kwa1 [东莞腔] ka1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瓜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khrua/qoakʰwa
    ér [er]
    部首: 604
    笔画: 6
    五笔: DM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BLL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而,颊毛也。——《说文》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

    (1) 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助词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词

    (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lu2 [海陆丰腔] ri2 [梅县腔] j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lu5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 潮州话:re5 (z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之平聲開口三等nji/rionʑĭə
    tán [tan]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OO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FF
    四角: 39789

    详细解释

    名词

    所说的话,言论 。如:奇谈(令人奇怪的言论);言谈(谈话的内容和态度);谈交(言谈之交);谈功(言谈的功夫)

    英文翻译

    talk; conversati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