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骨

tóu gǔ [ tou gu]
繁体 頭骨
注音 ㄊㄡˊ ㄍ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头骨 tóugǔ

(1) 骨名。即颅,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skull;cranium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构成头颅的骨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下》:“一日自临瓮窥酒,有物跳出啮其鼻将落,视之,乃蛇头骨。” 后蜀 欧阳炯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匡山 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引证解释

⒈ 构成头颅的骨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一日自临瓮窥酒,有物跳出啮其鼻将落,视之,乃蛇头骨。”
后蜀欧阳炯《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

头骨的国语词典

构成头颅的骨骼。可分为颅骨和颜面骨。

头骨的网络释义

头骨

  • 头骨(cranium)脊椎动物骨骼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头骨是中轴骨骼的最前端部分。除下颌骨、舌骨外,其余骨借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间不能活动。头骨分为脑颅和面颅。脑颅位于头方,有额骨、顶骨、蝶、枕骨等8块骨构成颅腔,容纳并保护着脑。面颅位于头的前下方,由鼻骨、颧骨、泪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等15块骨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构成鼻腔和眶。
  • 头骨造句

    头骨和其他骨头位于内圆中,但外圆却是另外的模式。
    他们升起了海盗旗,上面画着头骨和交叉的骨头。
    还有一个婴儿头骨,上面有一根坚韧的鹅颈线。
    山洞挖出人形头骨化石的消息传到了长阳县一中,生物教师陈明智带着学生到供销社察看,他们从龙骨堆中找到了一块古人类上腭骨,上面还附有两枚牙齿。
    在纳兹卡线,琼斯认为,水晶头骨说奥克斯利躲藏在奥雷利亚纳的坟墓。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运用于所有灵长类。德西尔瓦有一打南猿头骨可供他分析。
    然后关闭的颅腔内用香蕉树叶,这个洞头将保持,留下的大脑头骨保护在剩下的病人的生命。
    这些水晶是与玛雅和其他水晶头骨有关吗?
    所有南猿的头骨与牙齿特徵,都是为了处理粗粝、低的植物食物而打造的。
    这个人的头骨被击破了,仿佛是用一种钝的铁器砸裂的。
    他还说到该头骨与它的身体分手的原因仍然是一个迷,可能与活人献祭和宗教赞礼有关。
    头骨也有点软,要不然出生时会太紧而受到挤压。
    为此,他们调研了考古文献,并且通过清点拥有破碎的上肢骨、骨折的头骨或者同侵略行为相符的其他迹象的骸骨数,追踪该地区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暴力程度。
    头骨学、颅相学、优生学,这些曾经受人尊敬值得奋斗的知识领域,现在一听到这些名字就不寒而栗,可能还不时有人出来为这些学科鼓吹一下,发出耸人听闻之见。但很少有明智者关注这些学科。
    记者随后从省农垦医院医生处了解到,钥匙只插到了小王的头皮中,没有伤到头骨,伤势不严重。
    王晓明是工作在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当他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三百五十万年前的长毛犀头骨化石时,他感到十分震惊。
    把所有紫星、金币和头骨变为随机元素宝石,之后消除的宝石不被收集。
    因为头骨的造型,意大利人的脸到老的时候,越来越清楚有力,中国人的脸越老越模糊,模糊得好的,会转成一种气氛。阿城 
    然而一些隐藏在博物馆深处,杳无人烟霉味重重的地下室,那些深锁柜内令人不解的头骨,却挑战这样容易的解释。
    然后它拉住绵羊的脖子向后到后面那些巨大的切牙上。而这是一只体型相对较小的袋狮的头骨。

    汉字详情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