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角

tóu jiǎo [ tou jiao]
繁体 頭角
注音 ㄊㄡˊ ㄐ一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头角 tóujiǎo

(1)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和才华

brilliance (of young person);talent of a young person

词语解释

  1. 犹头绪,端绪。

    《礼记·学记》“开而弗达” 汉 郑玄 注:“开,为发头角。” 孔颖达 疏:“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吴书》虽已有头角,敍赞未述。”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然此等復不谓挺无所知也,皆復粗开头角,或妄沽名。”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湖北 革命日露头角, 谭人凤 衔 孙中山 命来 鄂 视察,籍策其成。”

  2.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或才华。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妻 李氏 ,生子纔七岁,头角秀异,天资聪敏,取名 世道 。”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 冰心 《我的邻居》:“几年来她的一切进步都很快……在文学界上渐渐的露了头角。”

  3. 指优胜者。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大中 年, 薛保逊 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

  4. 指出众;优胜。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曲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 举举 、 降真 是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待和你争甚么头角,辩甚的衷肠,惜甚的皮毛。”

  5. 头上长的角。

    宋 苏轼 《陈守道》诗:“共见利欲饮食事,各有爪牙头角争。” 宋 苏舜钦 《和菱溪石歌》:“麒麟才生头角异, 混沌 虽死窍凿存。”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目光如炬,吐火燄燄,鳞甲头角皆现。”

  6. 指头额、额角。

    清 荒江钓叟 《月球殖民地》第四回:“各自争先出外,也有挤破头角的,也有跌伤手足的,也有落下釵环首饰的。”

  7. 指物体顶端。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一片空旷的冬原,衰草都掩没在白雪里,处处偶然露出些头角。”

  8. 梳在儿童头顶两旁的发辫。

    《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揪着头角儿拖到前边,凿了两个栗爆。”

  9. 借指童年。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授资政大夫制·祖母欧阳氏加赠夫人》:“至其詒厥孙谋,辟咡相詔,能使节义道德之士,出于襁褓头角之中。”

  10. 10.指面貌。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我原籍 绍兴 ,本姓 石氏 ,不如返舍归宗,立志功名,改换头角,然后来报讐雪耻便了。”

引证解释

⒈ 犹头绪,端绪。

《礼记·学记》“开而弗达” 汉郑玄注:“开,为发头角。”
孔颖达疏:“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吴书》虽已有头角,敍赞未述。”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然此等復不谓挺无所知也,皆復粗开头角,或妄沽名。”
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革命日露头角, 谭人凤衔孙中山命来鄂视察,籍策其成。”

⒉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或才华。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妻李氏,生子纔七岁,头角秀异,天资聪敏,取名世道。”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
冰心《我的邻居》:“几年来她的一切进步都很快……在文学界上渐渐的露了头角。”

⒊ 指优胜者。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大中年, 薛保逊为举场头角,人皆体傚,方作门状。”

⒋ 指出众;优胜。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曲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 举举、降真是也。”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待和你争甚么头角,辩甚的衷肠,惜甚的皮毛。”

⒌ 头上长的角。

宋苏轼《陈守道》诗:“共见利欲饮食事,各有爪牙头角争。”
宋苏舜钦《和菱溪石歌》:“麒麟才生头角异, 混沌虽死窍凿存。”
明王鏊《震泽长语·象纬》:“目光如炬,吐火燄燄,鳞甲头角皆现。”

⒍ 指头额、额角。

清荒江钓叟《月球殖民地》第四回:“各自争先出外,也有挤破头角的,也有跌伤手足的,也有落下釵环首饰的。”

⒎ 指物体顶端。

瞿秋白《饿乡纪程》八:“一片空旷的冬原,衰草都掩没在白雪里,处处偶然露出些头角。”

⒏ 梳在儿童头顶两旁的发辫。

《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揪着头角儿拖到前边,凿了两个栗爆。”

⒐ 借指童年。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授资政大夫制·祖母欧阳氏加赠夫人》:“至其詒厥孙谋,辟咡相詔,能使节义道德之士,出于襁褓头角之中。”

⒑ 指面貌。

清李渔《怜香伴·议迁》:“我原籍绍兴,本姓石氏,不如返舍归宗,立志功名,改换头角,然后来报讐雪耻便了。”

头角的国语词典

端绪。

头角的网络释义

头角

  • 人体部位名。亦称额角。指前发际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
  • 头角造句

    一次崭露头角,以后这些破事就都是偶的了。
    姐们终于要在辅导员面前崭露头角了,是厉害呀!
    他毕业以后,一直在这里默默地工作。但锥处囊中,总有一天会崭露头角。
    作为一个音乐神童而出道的他已经开始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卡洛琳昨天穿著她的舞会礼服真是崭露头角。
    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崭露头角,获得了好成绩。
    剧团里人人都意识到她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新竹科学园区的设立使新竹崭露头角而成为一科技中心。
    他,几年前的无名小卒,如今已在体坛崭露头角了。
    要在同行竞争中头角崢嶸,得想法子出奇制胜才行。
    他还只是个新手,我没想到他那麽快就崭露头角。
    在这次比赛中他开始崭露头角。
    那首诗的发表,使他得以在文坛上初露头角。
    第一次青年创作会议,初次崭露头角和大有希望的人不下数百。
    他曾在西班牙军队里崭露头角,并且很富有。
    小明能够在学习上崭露头角,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用功的,而是他平时煞费苦心、任劳任怨的学习带来的。
    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出人意料地崭露头角。
    当你踏入到启灵境,便是可以为祸一方的小妖,在修炼界初露头角,也算是有点名气。
    三十出头才崭露头角的时尚达人金大妈身穿一袭黑色斜肩饰以亮片的皱褶裙倒是显得精神不少,发型也搭配向后梳起的马尾辫。
    似乎一夜间,红魔成为那时很多人心中的第二主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曼联开始在联赛展露头角取得成功。

    汉字详情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707
    笔画: 7
    五笔: Q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BG
    四角: 27227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gok3 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lukluk

    头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