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冷静

tóu nǎo lěng jìng [ tou nao leng jing]
注音 ㄊㄡˊ ㄋㄠˇ ㄌㄥˇ ㄐ一ㄥ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头脑冷静 tóunǎo lěngjìng

(1) 通常指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尤指在紧张情况下表现的冷静或镇定

他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傻瓜,他头脑冷静,而且对“大伙儿会说”这句话表示轻蔑
sangfroid;have a cool head;be calm and collected;sober-minded;clear-minde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1章:“如果头脑冷静,就绝不会这样做了。”

成语用法

头脑冷静作谓语、定语;指遇事沉着。

头脑冷静的网络释义

头脑冷静

  • 头脑冷静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óu nǎo lěng jìng,意思是气质上的冷静或异常的镇定。
  • 头脑冷静的翻译

    日语: 頭脳(ずのう)が冷静(れいせい)である

    头脑冷静造句

    以她那样雄心万丈,却大才难展,百事拂意,身为皇帝近侍,一入皇宫十四年,而仍然屈居才人之位,她是确已失败!不过她头脑冷静非常,抑郁不达之情,决不形诸声色。
    丁晓武想出帐走一走,让自己紧张的头脑冷静一下。
    雍容尊贵,端庄拘谨,老练,心思慎密,头脑冷静。
    保持头脑冷静并使人信服的诀窍是尽可能清楚地解释您的业务论证。
    公安九课灵魂人物,攻壳机动队队长,军队出身,头脑冷静,行动敏捷。
    而吉利鑫则头脑冷静,在危险关头做出判断从而打败了费力克斯。
    我平抚着情绪,使头脑冷静下来,“很遗憾,王先生,您的要求恐怕很难做到,”。
    这种景象恰恰就像传统性别图的映像:男人和市场站在了这一边,失去理性,太过感情用事,而女人站在了另一边,头脑冷静而清醒。
    什么样的人才适于被称为军事天才?这种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说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克劳塞维茨。
    女子当没有防备被歹徒按倒,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趁其不备时猛提腿。
    虽然后遗症是一个月内没法修炼斗气,但也属于不可多得的药水,头脑冷静点的人,都能想到这样,所以都开始不惜本钱加价。
    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能做到头脑冷静,措置裕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情况越复杂,越需要头脑冷静。
    郑成武一向头脑冷静,心思缜密。
    恼怒将理智的灯吹熄,在考虑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时,你必须脉搏缓慢,心平气和,头脑冷静。
    大人,您的话易邪不敢忘记,您一直教导我说,锦衣卫绝不能意气用事,要时刻保持头脑冷静。
    国庆将到假期长,出门游玩多思量:天凉多带厚衣裳,常用药品身上装;遇事心中莫惊慌,头脑冷静想一想;荒山野岭莫要去,安全第一记心上。祝玩得开心!
    三娘颇为惊讶,心想此子看着虽傻里傻气的,但却心思缜密、头脑冷静,再上刚才不把小红留在屋内,却是尽显男儿气概。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行啊,老唐头脑冷静,逻辑清晰,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徐姐啊,这方面你还得多向老唐学习,你说对不对啊?
    希姆的一切行动都经过精密规划,头脑冷静,一个绝对腹黑女王。

    汉字详情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nǎo [nao]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YBH
    五行:
    仓颉: BYUK
    四角: 702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脑髓)

    (2) 同本义

    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

    蹙于(脑)而休于气。——《考工记·弓人》

    其荣发也。——《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

    人精在脑。——《春秋元命苞》

    晋侯梦与 楚子搏,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形状或颜色像脑髓的东西 。如:豆腐脑儿

    (4) 头部

    云台之高,堕者拆脊碎脑。——《淮南子·俶真》

    (5) 又如:脑箍(用刑时套在头上的刑具);脑揪(揪住头发);摇头晃脑;脑瓜;脑杓(头的后部);脑后(头的后部)

    (6) 脑力 。如:脑气(犹脑力。亦指智慧);脑精(脑力的精髓)

    (7) 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 。如:樟脑;薄荷脑

    英文翻译

    b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

    lěng [le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WY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I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如:冷箭

    (11) 不畅销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动词

    (1) 冷却;温度变低 。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英文翻译

    cold, cool; lon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丰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
    ◎ 潮州话:nên2 (n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
    jìng [jing]
    部首: 801
    笔画: 14
    五笔: GEQH
    五行:
    仓颉: QBNSD
    四角: 5725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2) 安静;宁静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 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3) 又如:静雅(安静);静鞭(帝王仪仗的一种,鞭形,振之作响,令人肃静。也叫“鸣鞭”);静办处(安静的地方)

    (4) 静止,物体不运动(跟“动”相反)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5) 又如:静物(静止不动的物体);静美(静止形态的美);静风(空气无显著的运动);静海(平静的海);静流(死水)

    (6) 没有声响;寂静

    茅檐人静。——陆游《夜闻杜鹃》

    静间按些。——《楚辞·招魂》

    (7) 又如:静巉巉(静碜碜,静沉沉。形容沉静、静悄悄);静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静室(静舍。清静的居室。寺院)

    (8) 沉着,冷静 。如:静言(沉静地思考);静钝(沉着冷静,不露锋芒);静处(冷静地立身处世)

    (9) 贞洁,不轻佻 。如:静女(贞静、不轻佻的女子);静专(贞静专一)

    (10) 同“净”。干净,纯净

    其告维何,边豆静嘉。——《诗·大雅·既醉》

    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淮南子·本经》

    (11) 又如:静扫(打扫干净);静青(纯青);静嘉(洁净美好)

    (12) 恬淡;平和 。如:静退(恬淡谦逊);静意(静心,不动心意);静好(安定美好)

    (13) 善

    东门之栗,有静家室。——《艺文类聚》引《韩诗》

    (14) 倦怠

    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太玄》

    动词

    (1) 清理;使干净

    (2) 又如:静狱(清理牢中的囚犯);静室(清扫居室)

    (3) 使安定

    大匡用惠,施舍静众。——《逸周书·大匡》

    (4) 又如:静心(使心灵安定);静民(安定民心);静边(安定边境)

    (5) 通“诤”。直言相劝,止人之失

    陈言而伏,静而正之。——《礼记·儒行》

    名词

    (1) 古州名

    (2) 唐置。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

    (3) 辽置。在今辽宁省境

    (4) 通“情”。真情

    中静不留,裕德无求。——《管子·势》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礼记·乐记》

    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礼记·表记》

    饰貌者不情。——《大戴礼·文王官人》

    (5) 姓

    英文翻译

    quiet, still, motionless; gent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