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舞

dà guān wǔ [ da guan wu]
繁体 大觀舞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ㄢ ㄨˇ

词语释义

南朝梁文舞名。

词语解释

  1. 南朝 梁 文舞名。

    《隋书·音乐志上》:“以文舞为《大观舞》,取《易》云‘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

引证解释

⒈ 南朝梁文舞名。

《隋书·音乐志上》:“以文舞为《大观舞》,取《易》云‘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guān,guàn [guan]
部首: 416
笔画: 6
五笔: CMQ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BHU
四角: 77412

详细解释

guān

动词

(1) (形声。从见,雚( guàn)声。本义:仔细看)

(2) 同本义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觑(观看);观占(观瞻,观看);观玩(观看赏玩);观涛(观赏浪潮);观成(观看成果)

(4) 观察,审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秦策》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参观(实地观察);综观(综合观察);坐井观天;观过知仁(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了解他的为人);观时(察看时机)

(6) 示范;显示

诸侯之师观兵于郑东门。——《左传·哀公十一年》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周礼·冬官》

飨赐单于,观以珍宝。——《汉书·宣帝纪》

(7) 又如:观治(显示治绩);观民(显示于民);观世(向世人显示);观示(示范)

(8) 游览 。如:观游(观赏游览);观池(供游观的池沼);观山玩水(游山玩水)

(9) 玩赏;观赏

公将如棠观鱼。——《左传·隐公元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观风(亦作“关风”。观赏风光;望风);观乐(观赏玩乐;欣赏音乐);观玩(观赏玩味)

(11) 佛家语 。如:观心(佛家语。指内观自己的心性);观法(佛家语。指探究真理于一心);观照(佛家语。用智慧来照明真理)

(12) 通“劝” 。如:观王(劝说帝王)

(13) 阅读

余因得遍观群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姑俟异目观。——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名词

(1) 容饰,外观 。如:观美(外观美好)

(2) 景象,情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旧观(原来的样子);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大观(气势宏大的景象)

(4)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如:世界观;人生观;乐观;悲观;观化听风(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5) 另见 guàn

guàn

名词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

(2)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

(3) 台榭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

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5) 鸟名。通“鹳” 。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6) 京观 。如:筑观(建筑京观)

(7) 道教的庙宇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

(9) 古国名 。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

(10) 通“鹳”。雚雀鸟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

(11)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12)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see, observe, view;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宋本广韵

[wu]
部首: 337
笔画: 14
五笔: RL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TNIQ
四角: 802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舛( 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 同本义

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

乐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3) 又如:舞旋(旋转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装扮钟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称);舞局(舞会);舞咏(舞蹈歌咏);舞头(领舞者);舞天(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娱人的妓女);集体舞

(4) 钟体的顶部

钲上谓之舞。——《考工记·凫氏》

动词

(1) 跳舞

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拔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

留连戏蝶时时舞。——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舞马(令马按节拍舞蹈);舞钟馗(扮作钟馗舞蹈);舞跃(拜舞欢跃);舞鸡(鸡鸣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学象舞。会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钟馗舞蹈);舞抃(飞舞跃跃)

(3) 摇动 。如:手舞双刀

(4) 玩弄

舞智以御人。——《史记·张汤列传》

(5) 又如:舞旋(玩弄;折腾);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

(6) 鼓舞,振奋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柳宗元《敌戒》

(7) 戏弄 。如:舞旋(耍弄;折腾)

(8) 〈方〉∶作,搞

这事就舞起来了。——《儒林外史》

(9) 弄,抚弄

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dance, posture, prance; brandish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陆丰腔] wu3 [海陆丰腔] wu3 mu3 [客英字典] mu3 vu3 [台湾四县腔] wu3 mu3 [梅县腔] mu3 wu3 [沙头角腔] wu3 mu3 [东莞腔] wu3 [宝安腔] wu3 (mu3) [客语拼音字汇] mu3 v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