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草

dà mǐ cǎo [da mi cao]

词语释义

大米草,原产于英国南海岸,是欧洲海岸米草和美洲米草的天然杂交种。

词语解释

基本简介

大米草,原产于英国南海岸,是欧洲海岸米草和美洲米草的天然杂交种。具有耐盐、耐渍、生长繁殖快、生态幅度宽等特点,在促淤、护堤、保岸等方面有作用,1963年在中国引种成功。虽然大米草在生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用性,但其自身特点也使它具有很强的侵入性,并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危害: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堵塞航道、诱发赤潮,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分别被列入全球100种最有危害外来物种名单和中国外来入侵种的名单。大米草在滩涂的疯狂生长,致使其中的鱼类、蟹类、贝类、藻类等大量生物丧失生长繁殖场所,导致沿海水产资源锐减。同时,由于一年一度大量根系生理性枯烂和大量种子枯死于海水中,致使滩泥受到污染,海水水质变劣,助发赤潮。

基本信息

大米草

中文学名:大米草

拉丁学名:Spartina anglica Hubb.

别称:食人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画眉草亚科

族:虎尾草族

属:米草属

分布区域:原产欧洲

历史发展

关于大米草的最早记录,始于1666年Merrett对英国海岸米草的描述。中国是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对大米草进行研究的,1963年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率先从英国引种大米草在江苏省海涂试种并获得成功,1964年引种于浙江沿海各县、市,1980年引种到福建,之后逐渐被其他沿海省市引种繁殖并取得成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不易倒伏,分蘖多而密聚成丛,高度随生长环境而异,约10—120厘米,径3—5毫米,无毛。叶鞘大多长于节间,无毛,基部叶鞘常撕裂成纤维状而宿存;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1.5毫米的白色纤毛;叶片线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长约20厘米,宽8—10毫米,中脉在上面不显著。穗状花序长7—11厘米,劲直而靠近主轴,先端常延伸成芒刺状,穗轴具3稜,无毛,2—6枚总状着生于主轴上;小穗单生,长卵状披针形,疏生短柔毛,长14—18毫米,无柄,成熟时整个脱落;第一颖草质,先端长渐尖,长6—7毫米,具1脉;第二颖先端略钝,长14—16毫米,具1—3脉;外稃草质,长约10毫米,具1脉,脊上微粗糙;内稃膜质,长约11毫米,具2脉;花药黄色,长约5毫米,柱头白色羽毛状;子房无毛。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光滑无毛,胚长达颖果的三分之一。染色体2n=122、120、124、126、127。花果期8—10月,成熟种子易脱落,无休眠期,可被潮水漂流扩散至远近各处。种子失水即死、故主要用分株进行无性繁殖。

生物特性

大米草具有很强的耐盐、耐淹特性,能在其他植物不能生长的潮水经常淹到的海滩中的潮带栽植成活。因它是湿生植物,故耐旱能力差。在海水淹没时间太长、缺少光照的低滩不能生存。在风浪太大的侵蚀滩面则不能扎根,但大米草密集成草丛,则可抵挡较大风浪。它既能生于海水盐土,也适应在淡水中性土、软硬泥滩、沙滩上生长。分蘖力特别强,在潮间第一年可增加几十倍到一百多倍,几年便可连片成草场。耐高温,草丛在气温40—42℃时,若水分充足仍能分蘖生长。不耐倒春寒,当夜温骤降到—10℃甚至以下时,将被冻死。耐石油、朵酚油的污染,能吸收汞及放射性元素铯、锶、镉等。 适生于海水正常盐度为35%、土壤含盐量为20%的中潮带。耐碱力的初步试验表明,在碱土pH 10.5—11中,茎、叶扔保持青绿。耐水淹,每次潮水淹没时间在6小时以内生长正常。能经受一定的风浪冲击。耐淤,植株一般能随淤随长,但不耐全部特别淤埋。在嫌气条件下,根系不易腐烂,根区细菌增多,固氮率4千倍于光滩土。刈割后再生较快,一年中适当割草1—3次,可提高产草量。

地理分布

关于大米草的最早记录,始于1666年Merrett对英国海岸米草的描述。国外分布于丹麦、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中国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对大米草进行研究的,于1963年从丹麦、荷兰和英国引进,在江苏海滨试种,用于沿海护堤和改良土壤,同时生产饲料和造纸原料,在以后的20年中得到发展,从辽宁锦西向南达广西海滩,栽培面积达30 000 公顷之多。该种在许多地区对护滩固岸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原引种地以外地段,滋生蔓延,形成优势种群,排挤其它植物,构成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在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区)的海滩上。

经济价值

嫩叶及地下茎有甜味、草粉清香,马、骡、黄牛、水牛、山羊、绵羊、奶山羊、猪、兔皆喜食。此外鹅、鱼也喜食。根据七个月地上部分营养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出,粗蛋白含量在旺盛生长抽穗之前最高可达13%,盛花期下降至9%左右。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大体与粗蛋白含量变化一致。粗灰分与钙的含量在秋末冬初比春夏高1倍。十八种氨基酸5个月含量分析结果以谷氨酸、亮氨酸最高。天冬氨酸、丙氨酸次之,组氨酸,色氨酸、氨酸最低。十种必需氨基酸与国外有代表性的禾本科牧草的平均含量相比,六种超过(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四种不及(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国外曾研究过两个样品,其营养成分分别为:粗脂肪39%—40.5%,粗蛋白39.3%—45.5%,粗纤维63.6%—66%,无氮浸出物46%—48.5%。大米草对反刍动物消化率也较高,是一种优良牧草,草场一般亩产鲜草1000—2000千克。茎叶比1:2.1—1:3.5,较低滩面为1:1.5左右(89次测重,启东)。在江浙沿海可全年放牧,割草堆贮全年均可用。由于赖氨酸含量较少,宜混饲。鲜草、干草、青贮、草粉、粉浆发酵等方式均可用。此外,大米草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使软泥滩坚实,促淤消浪,保滩护岸,改良盐土,用作绿肥、燃料、造纸、制绳等。

生态影响

生长于江河边、海边滩涂的大米草,是一种禾本科植物,被全球各地大规模引种。我国种植大米草的初衷是抵御风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没想到由于它的抗逆性与繁殖力极强,其生长速度超出人们控制的范围,导致滩涂生态失衡、航道淤塞、滩涂养殖受阻、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并诱发赤潮等等。

大米草在种植初期对闽东沿海护堤造地,消浪减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到后期,大米草 的另一些特点凸现出来:繁殖力强、根系发达、草籽可随风四处飘扬,蔓延迅速,而又缺少天敌。在我国蕉城、福安、霞浦、福鼎4个县(市、区),20个沿海乡镇的滩涂被侵占 ,受害面积达11万亩,占可养殖滩涂一半以上。

被形容为“食人草”的大米草已在我省沿海、尤其是东营市黄河入海口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形泛滥成灾。大米草主要集中在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神仙沟入海口南岸的贝类养殖区,在约10km海滩上以每年6倍的速度疯长蔓延,对沿海滩涂多种海洋生物构成严重威胁。大米草肆虐东营沿海滩涂,覆盖面积越来越大,成灾面积多达86616km,零星可见成草面积达3333-4000km以上,草籽漂流面积在6666km以上。此外,滨州市、潍坊市、烟台市也发现小片、零星的大米草。

栽培技术

1.选地。大米草宜选择海滩中潮带栽培。军港和水产养殖场附近不宜栽植。

2.育苗。大米草一般不用种子繁殖,采用分株繁殖法。在大缸或水田育苗,保持浅水层并施肥。每缸用1—2株苗,1年即可长满缸。

3.栽植。将育成的苗连根和地下茎挖出,每5—10株为一丛作种苗,按株行距2—3米,或3—5米栽植。栽植深度6—10厘米,风浪大的宜深,风浪小的宜浅。栽植时间应在每月小潮转大潮时期,即农历十一、十二或二十七、二十八日进行,以便达到栽后连续五六天以上每天均有潮水淹到,从而保证草苗扎根成活。

4.管理。栽后头几个月要经常查苗、护苗和补苗。从第2年起,每年秋冬将地上部分收割干净,以利来年春季新生苗的正常生长。

利用方法

1.刈割青饲。大米草每年可刈割3次,第1次在6—7月,大米草抽穗时进行,第2次在9月中下旬,再生草长至30厘米左右时刈割,第3次在11月上中旬,即临冬前刈割。刈割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每次刈割之后晾晒至叶片萎蔫,就可切碎或整株直接饲喂畜禽,还可粉浆发酵喂猪。如果刈割的青草短期内喂不完,就可青贮或晒制干草或粉碎成草粉贮存,等缺草时饲喂畜禽。

2.放牧。在海滩大米草草场上可全年放牧牛、马、羊、鹿等家畜。海蟹、天鹅、大雁等也均喜食大米草,常飞到海滩上采食。此外也可用来养鱼、喂兔。应注意放牧时要划区轮牧、以利再生草的生长。

主要危害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大米草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重视,它已被归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之列。如中国福建省的入侵状况如下:

福建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从20世纪60年代起,出于防浪护堤、保护滩涂的考虑,福建开始从国外引种大米草,并于80年代推广。可是,恣意生长的大米草,已“霸占”福建省约2/3的海滩,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至今未找到有效的“剿灭”方法,大米草的危害性正在不断扩展。在宁德沿海地区,当地百姓痛恨地把大米草叫作“食人草”。这一地区的海滩近870千米长,原本拥有优良的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可是有3/4的滩涂被大米草侵占,水产品和其它植物因此无法立足,人们的生活也受到威胁。尤其是渔民在滩涂上“掏小海”即捡拾海产品时,一旦海潮袭来,陷在茫茫的大米草中很难辨清方向,甚至导致丧生的悲剧。大米草疯长,不但侵占沿海滩涂植物的生长空间,致使大片红树林消亡,而且导致贝类、蟹类、藻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并与海带、紫菜等争夺营养,水产品养殖受到毁灭性打击。另外,大米草还影响了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堵塞航道,影响各类船只出港。为了根除大米草,当地群众想尽了一切办法:火烧、刀砍、药灭,但均未奏效。1996年起,宁德地区向国内外悬赏20万元寻求除草良方,至今无果。专家指出,造成这些外来物种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国家生态安全防范意识,缺乏综合性的利益与风险评估体系等。而一旦外来生物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且用于控制蔓延的代价极大。然而,在福建引种同时,有的地方还在引种大米草。比如,为了“保护长江入海生物及洄游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有的地市已经引种大面积的大米草。据了解,大米草已经传播到中国南北100多个县市的沿海滩涂,海岸生态安全正遭受严重威胁。

难除的原因 1.大米草植株含有盐腺,能附集盐分,使其整株盐度达70以上。在这样高的盐度下很多除草剂都会失效,即使不失效,其效力也会大大降低。2.涨潮退潮的影响。因为大米草为滩涂植物,每天都会被海水淹没两次,每次长达6h,这样必然会造成所用药剂的散失。同时,因为大米草生长在海洋滩涂,所用未被大米草吸收的药剂会直接被海水带走,所以就要求除草剂使用后,除草剂本身及残留不应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且对环境安全。大米草防除后的效益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生态效益。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mi]
部首: 610
笔画: 6
五笔: OY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
四角: 9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2) 同本义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粟米;花生米

(4) 特指稻米

饷米千斛,修书累纸。——《世说新语·雅量》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周礼·地官》

(5) 又如: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米缆(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亦称米线或米粉);米行(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米泔(淘米水);米粃(米之细糠);米酒(用米酿制的酒);米麦(米与麦。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

(6) 喻极少或极小的量。犹点滴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7) 又如:米粒之珠(形容渺小);米雪(小雪珠,霰的俗称);米粒雪(米雪)

(8)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等于氪-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 。如:米制

(9) 姓

英文翻译

hulled or husked uncooked 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i3 [沙头角腔] mi3 [宝安腔] mi3 [海陆丰腔] mi3 [陆丰腔] mi3 [梅县腔] mi3 [东莞腔] mi3 [客语拼音字汇] mi3
◎ 潮州话:b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mieimex/mej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