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

dà lǐ [ da li]
繁体 大禮
注音 ㄉㄚˋ ㄌ一ˇ

词语释义

大礼 dàlǐ

(1) 大关节目,与琐屑末务相对

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matter of honour;matter of principle

词语解释

  1. 庄严隆重的典礼。

    《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左传·文公三年》:“君貺之以大礼,何乐如之!”

  2. 特指婚礼。

    《红楼梦》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断痴情, 薛寳釵 出闺成大礼。”

引证解释

⒈ 庄严隆重的典礼。

《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左传·文公三年》:“君貺之以大礼,何乐如之!”

⒉ 特指婚礼。

《红楼梦》第九七回回目:“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寳釵出闺成大礼。”

大礼的国语词典

对尊长或有身分地位的人,所行的正式礼。

大礼的网络释义

大礼 (汉语词汇)

  • 大礼,汉语词汇。
  • 拼音:dà lǐ
  • 释义:1、庄严隆重的典礼。2、特指婚礼。
  • 大礼造句

    跪迎圣驾,然后由礼臣唱名,一个个三跪九叩行陛见大礼。
    六一儿童节,送你六份大礼:葫芦娃的勇敢、奥特曼的无敌、一休哥的聪明、蓝精灵的伶俐、米老鼠的潇洒、花仙子的美丽,愿你的生活像童话一样精彩!
    今天下午,全校同学在大礼堂听报告,请各班按次序入场。
    圣诞节到,我为你送来超级大礼包!不是金钱,因为你够富;不是健康,因为你够强;不是好运,因为你够多。打开层层包装,内藏一纸条,上书:圣诞快乐!
    端午节送大礼,好友人人有惊喜:愿粽有财运将你围绕,粽有快乐向你报到,粽有幸福给你撑腰,粽有甜蜜将你拥抱。快乐过端午,愿你粽有温馨,粽有欢笑!
    平安夜,送大礼,吉祥如意从天而降。平安夜,送问候,幸福快乐如约而至。平安夜,要开心,圣诞礼物数不胜数。平安夜,送祝福,祝你心愿一定实现。
    今年国庆不送礼,要送就送枸杞加小米,养心安神有道理;要送就送冰糖加粳米,补益虚劳是至理;要送就送红枣加薏米,美容养颜是真理。健康是我送的大礼。
    舍旧谋新青岛华世通二手车周年店庆置换享大礼。
    夏日来临,送你雪糕之大礼:先送“随便”来铺垫,再送你“绿色心情”来作伴,接着“巧乐滋”来演绎甜蜜,又一根“哈根达斯”来完美谢幕。凉到了吗?
    会议开始前及结束后,记者可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台阶下及大礼堂外进行采访活动,可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东侧的指定区域采访列席会议的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
    哥儿们姐儿们虽然不能给您租“大奔”送大礼,但绝对会发去祝贺短信和彩色段子不下三百条。
    晚明儒学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思想逻辑之外,特别受当时的“大礼议”、“东林党议”等历史事件的影响。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戴着大礼帽的脑袋凑过去,海因斯侧耳静听。
    端午节到了,提前为你点了祝福外卖大礼包,里面有“粽”开心,“粽”幸福,“粽”健康,“粽”好运,“粽”如意,“粽”快乐,请笑纳,欢度端午节!
    重庆市龙湖到大礼堂的公交车有哪些?
    立夏节气到,鸟儿鸣叫送好运,蝉儿带来开心逍遥;艳阳照耀身体安好,鲜花伴你美丽永不老。关心问候送上大礼包,阅读就有好运到:每天多微笑,烦事一边撂,平安把手招,财运和你一起跑,幸福的光芒对你闪耀。立夏,愿你心情美好!
    秋分啦,送你一份大礼,让安全卫士时时体检你的健康;让金山毒霸分分扫描你的心理;让360杀毒秒秒监视你的情绪。祝秋分快乐!
    我不富裕,无法给你送去大礼;我不浪漫,无法给你带去惊喜;我不英俊,无法让你陶醉沉迷。但我爱你,我要对你说:让我一辈子照顾你!
    我们发现大礼堂坐满了学生和教师,在听一个重要报告。
    在大礼议事件中,“卫道之士大为震动,一个个中风狂走,好像到了世界末日。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li]
    部首: 431
    笔画: 5
    五笔: P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U
    四角: 32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示,从豊( )。“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脩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礼神(祭神);礼祠(以礼祭祀);礼诵(礼佛诵经);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4) 表示敬意;尊敬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礼交(以礼相交接);礼待(以礼相待);礼陈(以礼陈说);礼新(礼待新来者)

    (6) 礼拜,顶礼膜拜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7) 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8) 礼遇;厚待

    礼天下之奇才。——宋· 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 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9) 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礼案(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亦作“乐案”。官妓乐籍档案)

    名词

    (1)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2)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3)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4)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5)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6)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7)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8)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9)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11)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12)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13) 通“体”( )。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14) 姓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 manners; courtesy

    方言集汇

    ◎ 粤语:lai5
    ◎ 潮州话:loi2(lói) [揭阳、潮阳]li2(l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啓齊開上聲開口四等lex/lejl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