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

dà yé,dà ye [da ye,da ye]
繁体 大爺
注音 ㄉㄚˋ 一ㄝ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dà yé ] :

1.兄弟中排行居首者,通称为「大爷」。

2.称有钱有势的人。

3.旧时奴婢对主人的敬称。

4.旧时人民对县长的尊称。


[ dà ye ] :

1.伯父。

2.尊称年长的男子。


词语解释

  1. 旧时大户人家仆役称排行居长的少主。

    《红楼梦》第六回:“这里 凤姐 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 蓉哥 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説:‘ 蓉大爷 快回来。’”《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听公子这话,想了一想,因説道:‘大爷这话倒也是。’”

  2. 现多用来讥讽挥霍、任性的人。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有这些大爷,就是把世界上最尖端的设备买进来也不行。”

  3. 旧社会帮会中称辈分高的头目。

    沙汀 《丁跛公》:“可是当他送上几两银子,叩了一些‘响头’,求得泡水大爷承认他是一个哥老会的会员以后,情势就全然两样了。” 贺勋臣 《活跃在湘鄂边境》:“ 汪家营 的老团总,是哥老会首领,一个姓 张 ,一个姓 李 ,都是大爷班子,老资格。”

  4. 伯父,亦用以尊称男性长者。

    周立波 《扫盲志异》:“有么子贵干呀, 何大爷 ,这样着急?”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大户人家仆役称排行居长的少主。

《红楼梦》第六回:“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 蓉哥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説:‘ 蓉大爷快回来。’”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华忠听公子这话,想了一想,因説道:‘大爷这话倒也是。’”

⒉ 现多用来讥讽挥霍、任性的人。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这些大爷,就是把世界上最尖端的设备买进来也不行。”

⒊ 旧社会帮会中称辈分高的头目。

沙汀《丁跛公》:“可是当他送上几两银子,叩了一些‘响头’,求得泡水大爷承认他是一个哥老会的会员以后,情势就全然两样了。”
贺勋臣《活跃在湘鄂边境》:“汪家营的老团总,是哥老会首领,一个姓张,一个姓李,都是大爷班子,老资格。”

⒋ 伯父,亦用以尊称男性长者。

周立波《扫盲志异》:“有么子贵干呀, 何大爷,这样着急?”

大爷的国语词典

兄弟中排行居首者,通称为「大爷」。

大爷的网络释义

大爷 (汉语词语)

  • 大爷是称呼语,有两种发音:① dà yé;②dà ye。有两种含义:大为去声、爷为阳平,指代祖父的哥哥。在京津冀地区,爷为轻声,用来称呼父亲的哥哥。又是对老年男性长辈的尊称。在四川方言中,和“大爷爷”一个意思,比如“二爷爷”叫“二爷”,三爷爷叫“三爷”
  • 大爷的翻译

    英语: arrogant idler, self-centered show-off, (coll.)​ father's older brother, uncle, term of respect for older man
    德语: Großpapa, Großvater, Opa
    法语: folle arrogance, frimeur égocentrique

    大爷造句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王大爷的孙子被拘留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
    王大爷对他收藏的宝贝爱不释手。
    军属张大爷身边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政府把他送到敬老院安度晚年。
    看到张大爷病得气息奄奄的样子,大家心里都很难过。
    那时还是中学生的丁大爷,决心背井离乡到关外去参加抗联,要为东北父老报仇雪耻。
    李大爷扛着钓竿去公园钓鱼了。
    王大爷生长在灾难深重、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李大爷一声怒吼,吓得小刚趴在树上一动也不敢动。
    解放前,汪大爷一家易衣而出,并日而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王大爷在村里可算是年高望重。
    李大爷把这些年积攒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张大爷指着金黄的稻谷,喜笑颜开地对我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老大爷再也经受不住这样剧烈的摇晃了。
    在旧社会,张大爷卖命地干活却仍难以糊口。
    王大爷不是遛狗就是遛鸟,生活很悠闲。
    王大爷是一位功勋卓著的人民艺术家。
    当得知亲人的消息后,刘大爷悲喜交加地淌下了眼泪。
    练太极的大爷们拳法娴熟、神采飞扬。
    李大爷家有两间平房准备出租。
    酒桌上没有其他人,李大爷只好自斟自酌起来。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ye]
    部首: 411
    笔画: 6
    五笔: WQBJ
    五行:
    仓颉: CKSL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父,耶声。简体字“卩”只是个符号。本义:父亲)

    (2) 同本义。也作“耶”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旦辞爷娘去。

    爷娘闻女来。

    (3) 又如:爷娘皇天(呼爹叫娘,嚎天喊地)

    (4) 爷爷

    (5) 祖父——多叠用

    爷爷会织布、会种田、还会养牛

    (6) 对与祖父辈分相同、年龄相仿的男子的敬称。如:张爷爷

    (7) 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 。如:大爷;二爷;赵爷

    (8) 旧时对主人、上官或尊贵者的称呼 。如∶王爷;相爷;老爷;少爷

    (9) 迷信的人对神佛的称呼 。如:佛爷;老天爷;土地爷;阎王爷

    (10) 自矜之称

    祥子明知道上工辞工都是常有的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老舍《骆驼祥子》

    英文翻译

    father, grandf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je4
    ◎ 潮州话:ia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