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澈大悟

dà chè dà wù [ da che da wu]
注音 ㄉㄚˋ ㄔㄜˋ ㄉㄚˋ 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大澈大悟 dàchè-dàwù

(1) 澈:清楚、明白。悟:领会、领悟。形容彻底明白、醒悟。

到这时候,我仿佛大澈大悟了不是?——《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greatly discerning and apprehending

(2) 亦说“大彻大悟”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成语用法

大澈大悟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明白。

引证解释

⒈ 见“大彻大悟”。

大澈大悟的国语词典

澈底醒悟。《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到这时候,我仿佛大澈大悟了不是?」也作「大彻大悟」。

大澈大悟的网络释义

大澈大悟

  • 大澈大悟,原为佛家用语,形容彻底醒悟。
  • 大澈大悟造句

    他的一番话语,有如暮鼓晨钟,使我大澈大悟。
    还有,你带领有情众生走水上大澈大悟之道。
    一时间心头澄澈,一代密宗高僧终于大澈大悟,再无业障。
    到这时候,我彷佛大澈大悟了不是。
    经过这一场生死大难,他终于大澈大悟,凡事不再斤斤计较。
    这下子,我才大澈大悟,原来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啊。
    教练的指导,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顿时大澈大悟。
    聪明的蠢才就是这样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名满天下,大澈大悟时方才知道自己的名声仅仅限于蚁家范围而已。
    这道题目我不会做,经教师一指点我大澈大悟。
    经过警方的说明,大家才大澈大悟,知道真凶是谁。
    荡起心湖那阵阵涟漪,致使让她觉得有点错愕,一时之间让她不知如何应对,或许是天生俱来的女人知觉不够,对男女情感的事向来都比较迟钝,直至这一刻才恍然大澈大悟。
    拉尔达斯我还算了解,此时的他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可以用大澈大悟来形容,我想,以后天金魔法师工会再不会和大陆魔法师工会发生冲突了。
    他对此一无所求,即使是印度教天神湿婆和帝释天上的幸福,他被解脱和大澈大悟的理想和莲花般的品质所深深地感动了。
    王国的统治阶层是喇嘛,他们都说梵语,全都受过《时轮经》灌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己大澈大悟。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chè [che]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YC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YBK
    四角: 38140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水,本义:水清)

    (2) 同本义

    澈,水澄也。——《玉篇》

    白石粼粼。——《诗·唐风·扬之水》。传:“粼粼,清澈也。”

    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唐· 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清潭镜澈。——《水经注》

    (3) 又如:清澈(水清而透明);澈底(水清可见底);澈亮(清澈明亮);澈漠(清澈)

    (4) 清朗

    露凝无游氛,无高风景澈。——晋· 陶潜《和郭主簿》

    (5) 通,达 。如:澈夜(通宵);澈虚(完全虚幻);澈底澄清(完全清楚,毫无遗漏);澈悟(完全醒悟;彻底理解);澈骨(透骨);澈映(通体映照);澈透(透彻)

    英文翻译

    thoroughly, completely

    方言集汇

    ◎ 粤语:c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t8 [宝安腔] cet8 [海陆丰腔] chat8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ced5 [客英字典] chet8
    ◎ 潮州话:胎嫣4(撒)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driet/dyetɖʰĭɛt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wu]
    部首: 339
    笔画: 10
    五笔: N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MMR
    四角: 91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吾声。本义:理解,明白)

    (2) 同本义

    悟,觉也。——《说文》

    悟彼蟋蟀唱。——《文选·谢混游西池诗》

    慧然独悟。——《素问·八正神明论》

    未悟见出,意不自得。——《后汉书·张酺传》

    悟已往之不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闻而悟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悟前狼假寐。——《聊斋志异·狼三则》

    悟大光明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觉悟(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悟心(悟性。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宗(明了、会通佛理之宗旨);悟悦(因了悟而喜悦);悟理(领会道理);悟物(了悟物理);悟明(了悟真言);悟佛(了悟佛理);悟禅(参悟禅理);悟道参玄(宗教语。领会和推究宗教中玄妙之理)

    (4) 觉醒;觉悟。通“寤”。睡醒

    行事,适有卧厌不悟者,谓此为天所厌邪?——王充《论衡·问孔》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江淹《杂体诗》

    怛惊悟兮无闻。——《文选·潘岳·寡妇赋》

    (5) 又如:悟觉(觉悟);悟门(觉悟的门径)

    (6) 启发;使觉悟

    冀悟迷惑之心。——《论衡·对作》

    (7) 又如:悟主(使主上觉悟);悟发(启发)

    (8) 通“晤”。相对

    过耳悟目之交。——《潜夫论·明忠》

    悟言不如罢,从夕至清朝。——《文选·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

    (9) 又如:悟对(聚会)

    (10) 通“牾”。抵触

    大意无所拂悟,…。——《韩非子》

    国无刑罚,则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见。——《吕氏春秋·荡兵》

    人不敢悟视。——《战国策·燕策三》

    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今人卒得鬼刺痱悟,杀雄鸡以傅其心上。——《风俗通议·雄鸡》

    名词

    悟性 。如:悟捷(悟性敏捷);悟敏(思维敏捷)

    英文翻译

    to apprehend, realize, become aware

    方言集汇

    ◎ 粤语: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u5 [台湾四县腔] ngu5 [梅县腔] ngu5 [东莞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u4 [海陆丰腔] ngu5 [沙头角腔] ngu5 [宝安腔] ngu3
    ◎ 潮州话:n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故去聲開口一等ŋungoh/nguh

    大澈大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