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弟

dà dì [ da di]
注音 ㄉㄚˋ ㄉ一ˋ

词语释义

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词语解释

  1. 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北齐书·元文遥传》:“ 文遥 尝谓 思道 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

引证解释

⒈ 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聊为大弟陈其苦怀耳。”
《北齐书·元文遥传》:“文遥尝谓思道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

大弟的国语词典

称谓。弟弟中排行最大者。

大弟的网络释义

大弟

  • 大弟,读音是dà dì,汉语词汇,为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 大弟造句

    楚逸然点头,看着他走了出去,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应典,算是他的开山大弟子了,唯一一个正式的徒弟。
    平时婴儿由道阳的四大弟子,陆名轩、张名驰、欧名杰、江满城轮流照看,江满城特别喜欢这个婴儿,还特意做了一个摇篮,以便照看。
    杨时师承程颢、程颐,位列程门四大弟子,著名的历史典故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的主人公,就是他。
    于是他前往黄极天,邀请黄角大仙和他的大弟子嫫耐,坐着他的十样锦宝坛,徐徐而动,到了星光璀璨的银河北岸观战。
    大弟子傅红雪,果敢,攻无不克,擅长外门功夫。
    肖长坡毕竟年事已高,不宜久陪客人,李华和崔民全在向肖长坡核实了一些有关肖长坡的历史事件以后,便告辞了,转而到了肖长坡的大弟子赵石俭家进行访问。
    龙啸坤,卫行空的大弟子,喜穿灰衣,遇事沉稳冷静,素有冷面诸葛之称,手中一套追魂夺魄剑法已得其师卫行空的真传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三十年前,市的反扒大队长即盗宗大弟子‘柯恒’加入特工局,出国两个月后失踪。
    同时,江湖中风起云涌,逍遥派大弟子,即将新任掌门人萧剑,突然在泉州被害,江湖传闻是死在西北流沙派掌门沙振风的成名绝技流沙刀法之下。
    康门大弟子梁启超,乃是一个奇才,博古通今,思维敏捷,操笔写文章象杂技演员耍杂技那样。
    旭东升之名这都尉听过,正阳门大弟子,作为随军谋士,名声流传的比二皇子还广。
    普贤菩萨又是佛祖三大弟子之一。
    仙女们舞有半炷香时间,黄门官跨入灵霄宝殿,来到丹墀前跪倒在殿内启?万岁,玉虚宫元始天尊派大弟子南极仙翁送玉札来了。
    那中年道士是武当山清虚观掌门人丘志一的座下大弟子,叫齐君行,这次来夺回至宝,完全是出自要在师父面前立下功劳,为自己将来继承掌门之位作铺垫之故。
    铁手门的大弟子,陈玉龙便已经蝉联了四届的擂主。
    叶企孙着意培养的第一个大弟子就是王淦昌。
    步入殿内,正面有孔子塑像,孔老夫子盘膝抚琴,安坐其中,子路、冉有等四大弟子分列身后。
    为首的一个高冠博带相貌清秀的青年温声道子蛮师弟,子幽师妹,在下姓颜名回,字子渊,恭为夫子门下大弟子。
    两位师弟师妹,在下厉惊诚,乃风岛主座下大弟子,刚才他们冒犯你们实是不该,都怪我没有没有严加督导他们。
    妻子为同门师妹宁中则,独女岳灵珊,令狐冲是他的大弟子,还有劳德诺、梁发、施戴子、高根明、陆大有、英白罗等徒弟。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di]
    部首: 312
    笔画: 7
    五笔: UXHT
    吉凶:
    仓颉: CNLH
    四角: 8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如:小弟;愚弟

    (7) 门生;学生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8)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词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英文翻译

    young brother; junior; i, m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ta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5 [陆丰腔] ti5 [梅县腔] tai1 ti5 [沙头角腔] ti5 tai1 [客语拼音字汇] tai1 ti4 [海陆丰腔] ti6 tai1 [东莞腔] ti3 tai3 [宝安腔] ti3 [台湾四县腔] ti5 tai1
    ◎ 潮州话:d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dʰieidex/d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