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

dà pǐn [ da pin]
注音 ㄉㄚˋ ㄆ一ㄣˇ

词语释义

1.指佛经之全本或繁本﹐与节略本的"小品"相对。 2.佛经名。即《大品般若经》。亦泛指佛经。 3.[英MajorOrder]又译作"高级神品"。天主教﹑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品位。东正教一般把主教﹑神甫和助祭列为大品﹐而天主教一般把副助祭也列入大品。

词语解释

  1. 指佛经之全本或繁本,与节略本的“小品”相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读小品”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

  2. 佛经名。即《大品般若经》。亦泛指佛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 邕州 蔡大夫京 者……常称宇内无人,对僧徒则非‘大品’之谈;遇道流则言五千之义。”

  3. [英MajorOrder]又译作“高级神品”。天主教、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品位。东正教一般把主教、神甫和助祭列为大品,而天主教一般把副助祭也列入大品。

引证解释

⒈ 指佛经之全本或繁本,与节略本的“小品”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 南朝梁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

⒉ 佛经名。即《大品般若经》。亦泛指佛经。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四:“邕州蔡大夫京者……常称宇内无人,对僧徒则非‘大品’之谈;遇道流则言五千之义。”

⒊ [英MajorOrder]又译作“高级神品”。天主教、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品位。东正教一般把主教、神甫和助祭列为大品,而天主教一般把副助祭也列入大品。

大品的网络释义

大品

  • 大品:汉语词汇
  • 大品:厨房全产业链品牌
  • 大品 (汉语词汇)

  • 大品是汉语词汇,拼音dà pǐn,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指佛经之全本或繁本。
  • 大品造句

    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茶业需要“知本家”,需要做大品牌、弘扬文化,提升影响力。
    但是,长期以来浏阳花炮产业效率低,管理乱,企业在技术和品牌上缺乏竞争力,无法与国外的大品牌竞争。
    基教司领导对清大品学网寄予厚望。
    作为学习吧这个精品项目的“后续力作”,“清大品学网”的诞生也备受瞩目。
    由于身处的单位是是大品牌、大企业,孔彦舟显得神气活现。
    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成熟和学校,而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寂静法师。
    防辐射服十大品牌山公捡起一快年夜石头。精巧爬上了树。
    本公司具强大品牌设计团队,不断推陈出新颠覆时尚引领服装品牌潮流。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塑料管道企业,亚通科技公司始终把坚持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与投入。
    中博家具随你挑!数千款商品限时折扣,大品牌、高品质,心动价不容错过。
    金元宝大五金超市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商品结构调整,突出品牌经营、信誉经营,加大品牌促销力度,紧抓市场热点,进行品牌轮动促销,拉动市场走向。
    像强生,博士伦,海昌等一些大品牌,在市场成为领袖主导者,而菲士康,科莱博,阿利安等等,则牢牢霸占着彩色隐形眼镜的第一把交椅。
    库锦、库缎和妆花三大品种都有,我还看到了宋锦。
    本公司主要做车载影音外贸生意的,主要产品有各大品牌播放机,各类型液晶显示器,喇叭,功放,倒车雷达等等。
    人造棉与人棉绉两大品类,是人们乐于享用的大众夏装面料,其销量必增。
    死了当售楼员的心吧!当你踏进珠海各大品牌楼盘的售楼部,总会有个英俊潇洒或漂亮可爱的售楼员前来接待你。
    坚持开展评先树优和劳模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其时,蓝思科技要吃下这种大品牌的订单,真还有点心虚。
    我公司出口的蛋品有鲜蛋,再造蛋和蛋黄三大品种。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