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吵大闹

dà chǎo dà nào [ da chao da nao]
繁体 大吵大鬧
注音 ㄉㄚˋ ㄔㄠˇ ㄉㄚˋ ㄋㄠ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大吵大闹 dàchǎo-dànào

(1) 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但村里欢乐的事竞惹起争论、大吵大闹和斗殴
broil;wrangle;hue and cry against

(2) 激烈地争吵

为一点小事,小夫妻就大吵大闹
row;uproar

(3) 傲慢地吹牛说大话

喝醉酒,大吵大闹而作威作福
ruffl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成语用法

大吵大闹作谓语、宾语;指争吵。

大吵大闹的国语词典

大声的吵闹。

如:「这点芝麻小事,不值得大吵大闹。」

大吵大闹的网络释义

大吵大闹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 大吵大闹的翻译

    日语: すごい剣幕 (けんまく)で騒 (さわ)ぎ立てる

    大吵大闹造句

    她的心胸过于狭隘,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若你引导女人情绪很厉害的话,甚至在吵架过程中或者之后一两个小时就可让刚刚还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的女人乖乖地躺在你怀里跟你说她错了。
    中午,知了在树间不厌其烦地叫着,好像在责备我刚才对父亲的大吵大闹。其实我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父亲一说什么,我就想和他对着干。太阳依旧那么大火气,我却在不服气中睡着了。
    弟弟总是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令小姨很苦恼。
    真诚的朋友,像爱人一般,会和你大吵大闹,却会在你哭泣时安慰你,照顾你,会在你生病时,为你担心为你煮饭。
    他没有接受批评,反而大吵大闹一阵后就扬长而去了。
    西游人物原来反映着人的一生——小时候,我们就是孙悟空:调皮捣蛋、大吵大闹。青年时,我们就是猪八戒:敢爱敢恨。壮年时,我们就是沙和尚:工作勤恳、老实忠厚。老年时,我们就是唐僧:啰啰嗦嗦、麻里麻烦。
    王校尉,这里可是柴桑城的驿馆,虽说只住着你我二人,但难免隔墙有耳,你若再这样大吵大闹,恐怕将军没当上,脑袋却搬家了。
    只会伸手跟母亲要,借口说要租房子,拿了好几次,妈妈干脆帮他找,找到了又嫌没电梯不想租,妈妈不给钱,他一怒之下跑去母亲工作的理发院大吵大闹。
    铁组委员会所有委员一律平等,所以定期会议上,谁想吵都可以吵,想与谁吵就与谁吵,一年至少大吵大闹六次。
    看着慕容云在屋内大吵大闹,丫鬟们都不敢上前一步。
    一次,一位家伙以为我对他说了一些坏话,他到我家对我大吵大闹并且推撞我,而另一次,我早点离开足球队就令他们大发雷霆。
    冬天来了,小乌龟也进入了冬眠了,在冬眠时它一改以前总是大吵大闹的性格,已经变得不声不响了。
    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待客,妻子为了一件小事大吵大闹起来,他却淡然置之,笑着道“好大的雷霆啊!”。
    接着是一场大吵大闹,尽管在母亲的严命下,艾米作了忏悔性的道歉,乔却不肯罢休。
    我刚要骗他们去个便宜的地方,关羽就大吵大闹道“那我们就去游乐园吧!”。
    我常说你是我祖宗,你常说我是你老佛爷。你常对我大呼小叫,我常对你大吵大闹。吵闹嬉戏,却一直不离不弃。亲爱的姐妹,有你很快乐。
    每当这时候,大姐都会冲出去和那些人大吵大闹,她甚至会毫不客气的指着褪我裤子的人叫骂,骂他们欺负人,骂他们不要脸。
    我生命中令人愉悦的首先是泽尔达,其次是我的书中有种卓绝的东西,我想再度被夸赞到九霄云外。泽尔达和我有时会一连四天大吵大闹——总是以饮酒派对开始——但我们依然深陷爱情之中,差不多是我所认识的唯一一对真正婚姻幸福的夫妇。菲茨杰拉德。
    所有的打情骂俏,都会变成大吵大闹。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chǎo,chāo [chao]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ITT
    五行:
    仓颉: RFH
    四角: 69020

    详细解释

    chāo

    (1) ——古人名用字。

    (2) 另见 chǎo

    chǎo

    动词

    (1) (形声。从口,少声。本义:叫嚷)

    (2) 同本义 。如:吵喜(到办喜事人家去吵吵嚷嚷讨取赏钱,以增加喜庆气氛)

    (3) 吵嘴,吵仗 。如:吵窝子(一家人自相争吵;吵成一团);吵翻(争吵)

    (4) 吵闹 。如:叫卖声把我吵醒了

    形容词

    (1) 声音嘈杂扰人 。如:找个安静去处吧,这里太吵了

    (2) 另见 chāo

    英文翻译

    argue, dispute; disturb, annoy

    方言集汇

    ◎ 粤语:caau2
    ◎ 客家话:[梅县腔] cau2 [海陆丰腔] cau3 cau2 [客英字典] cau3 [东莞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台湾四县腔] cau3 cau2 [沙头角腔] zau2 [宝安腔] cau2 [陆丰腔] cau3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亡沼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mĭɛumjeux/miev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nào [nao]
    部首: 321
    笔画: 8
    五笔: UYMH
    五行:
    仓颉: LSYLB
    四角: 37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市,从門(斗)。市场上的争吵、喧闹。本义:嘈杂,喧扰)

    (2) 同本义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韩愈《食虾蟆》

    召闹取怒。——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渐不喜闹

    (3) 又如:闹里(闹哄哄的场合中);人声吵闹;喧闹(喧哗吵闹);闹耳朵(形容嘈杂);闹吵(喧闹,大声争吵)

    (4) 热闹

    门巷不教当闹市,诗篇转觉足工夫。——张籍《奇元员外》

    (5) 又如:闹篮(热闹多事的场合);闹杂(热闹嘈杂);闹热(热闹);闹猛(方言。繁忙热闹);闹洋洋(热闹得很);闹盈盈(热热闹闹);闹闹和和(热闹和睦)

    (6) 浓盛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宋祁《玉楼春》

    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杨朔《荔枝蜜》

    动词

    (1) 争吵

    正闹中间,只见一条大汉挑着一担柴来。——《水浒全传》

    (2) 又如:叫孩子们别闹了;又哭又闹;闹喳(吵闹);闹垓(争吵;吵架)

    (3) 引起或发泄 。如:闹矛盾;闹情绪

    (4) 遭受 。如:闹虫灾;闹水灾

    (5) 干,进行 。如:闹生产;闹茶(沏茶);闹枪(拿枪打仗)

    (6) 扰乱 。如:闹社(指在春社场合制造混乱);闹丧(跟丧家找别扭);闹油(方言。胡闹);闹闲(方言。胡闹);闹魔(方言。胡闹);闹翻了天;闹乱子

    (7) 〈方〉∶有毒;中毒或使中毒 。如:闹耗子;闹鱼

    英文翻译

    quarrel; dispute hotly

    方言集汇

    ◎ 粤语:naau6
    ◎ 潮州话:nau7 n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