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纤维

fù hé xiān wéi [fu he xian wei]

词语释义

复合纤维(英文名称composite fiber)是多组分纤维(英文名称multicomponent fibers)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纺丝原液(或熔体),同时从一纺丝孔喷出,使每根纤维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体,这类纤维称为复合纤维。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本文介绍了进行复合纤维组分测试的仪器与方法及结果计算。
2、随着复合纤维中合金含量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增大,而矫顽力下降。
3、主要论述了一种用复合纤维制造非石棉缠绕式离合器面片的研制过程,同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4、本文研究了纳米晶尖晶石型铁氧体基复合纤维的制备、结构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5、主要介绍了复合纤维及皮芯复合纤维的概况,纤维成形及皮芯复合纤维成形理论的研究及最新进展。
6、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轻质高压贮氢容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复合纤维缠绕贮氢容器结构、设计方法和检测要求。
7、对海岛型复合纤维与高收缩纤维混纺网络丝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8、滤芯过滤材料分别采用复合纤维、木棉定型滤纸、不锈钢编织网。
9、本文论述了低熔点热融粘结纤维的发展,低熔点共聚酰胺纤维、低熔点共聚酯纤维和低熔点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10、目的采用浓缩自体骨髓复合纤维蛋白胶修复陈旧性骨缺损,初步探讨其促进成骨的机制。
11、本发明涉及溶剂法纤维素棉、竹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12、其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影响矿物复合纤维应用性能的因素、添加矿物复合纤维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13、芳玻韧布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纤维材料,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4、当矿物复合纤维的添加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留着率会下降。
15、矿物复合纤维在造纸中应用后,纸张的强度有所降低,对纸张施胶度没有影响,对纸张光泽度的影响较小。
16、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桥梁的桥墩盖梁加固的植筋施工工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高强复合纤维粘贴施工工艺。
17、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有较高的结晶指数和较低的取向度;
18、介绍了一种以开放式总线为基础架构的高速复合纤维纺丝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实现的主要功能。
19、还对该气相沉积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复合纤维的形成机理。
20、概述了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及其品种分类。
21、综述了纳米纤维及纳米复合纤维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东华大学近年来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2、文中介绍了路用秸秆复合纤维材料应用于SMA路面的工艺流程和路用性能,以项目为例分析其经济效益。
23、水果含有的糖分和维生素在小肠中被吸收,复合纤维很少消化因而直接穿过消化道。
24、以聚丙烯(PP)为皮层、特殊改性共聚酯(COPET)为芯层纺制了同心型皮芯复合纤维,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25、转子结构索赔1,其中表示,拉杆手段制成的复合纤维材料。
26、矿物复合纤维作为造纸填料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27、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的配筋率与复合纤维的粘贴量对加固效果影响较大;
28、文章分别就用于非织造产品开发的新型化纤原料、复合纤维、甲壳素与甲壳胺纤维、环保型纤维、新型聚酯PTT纤维的特性与应用作了介绍。
29、并不是简单的假体,而是由复合纤维、陶瓷关节和带有双向神经通路的金线组成的全功能器官。
30、该方法实现了超声测量单向复合纤维材料特性的自动递进反演过程。

复合纤维造句

本文介绍了进行复合纤维组分测试的仪器与方法及结果计算。
随着复合纤维中合金含量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增大,而矫顽力下降。
主要论述了一种用复合纤维制造非石棉缠绕式离合器面片的研制过程,同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本文研究了纳米晶尖晶石型铁氧体基复合纤维的制备、结构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主要介绍了复合纤维及皮芯复合纤维的概况,纤维成形及皮芯复合纤维成形理论的研究及最新进展。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轻质高压贮氢容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复合纤维缠绕贮氢容器结构、设计方法和检测要求。
对海岛型复合纤维与高收缩纤维混纺网络丝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滤芯过滤材料分别采用复合纤维、木棉定型滤纸、不锈钢编织网。
本文论述了低熔点热融粘结纤维的发展,低熔点共聚酰胺纤维、低熔点共聚酯纤维和低熔点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目的采用浓缩自体骨髓复合纤维蛋白胶修复陈旧性骨缺损,初步探讨其促进成骨的机制。
本发明涉及溶剂法纤维素棉、竹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其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影响矿物复合纤维应用性能的因素、添加矿物复合纤维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芳玻韧布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纤维材料,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当矿物复合纤维的添加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留着率会下降。
矿物复合纤维在造纸中应用后,纸张的强度有所降低,对纸张施胶度没有影响,对纸张光泽度的影响较小。
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桥梁的桥墩盖梁加固的植筋施工工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和高强复合纤维粘贴施工工艺。
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有较高的结晶指数和较低的取向度;
介绍了一种以开放式总线为基础架构的高速复合纤维纺丝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实现的主要功能。
还对该气相沉积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复合纤维的形成机理。
概述了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及其品种分类。

汉字详情

[fu]
部首: 343
笔画: 9
五笔: TJT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AHE
四角: 8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 )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 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 同本义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罭》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復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復也。——《论语》

(3) 又如:复还(回返)

(4) 引申为恢复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复国(恢复邦国);复性(恢复善良的本性);复正(恢复正规、正常);复朴(恢复真朴);复故(恢复照旧);复籍(恢复学籍;恢复国籍)

(6) 回归,还原

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 齐七十余城皆复为 齐。——《史记·田单列传》

死者不可复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复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复也。——《论语》

(7) 回答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复于王者曰。——《孟子·梁惠王上》

王辞而不复。——《史记·司马相如传》

(8) 又如:复书(复信,答函);复谢(回拜,答谢)

(9) 报复

纵无被坚执锐者北面复匈奴之志。—— 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10) 又如:复怨(报仇)

(11) 履行,实践 。如:复言(实践诺言);复践(履行约定之事)

(12) 古称人死后招其魂归来 。如:复魂(还魂);招魂复魄

(13) 免除

民有东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汉· 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复除(免除徭役);复租(免除赋税);复免(免除徭役)

(15) 覆盖。引申为庇护

顾我复我。——《诗·小雅·蓼莪》

(16) 又如:复土(盖土);复载生成(天复地载,抚育成长。指庇养包容,教育成长);复瓿(比喻著作没有价值,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

副词

(1) 又,再。中断再开始

不行不可复者。——《管子·牧民》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汉书·艺文志》

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汉书·贾山传》

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项羽本纪》

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复前行,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复籍;复帐(妓女接待第二个客人);复旦(夜尽复明)

名词

(1) 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複,重衣也。从衣,复声。——《说文》

有里曰複,无里曰襌。——《释名·释衣服》

夏不失复。——桓宽《盐铁论》

(2) 又如:复裈(双层裤,夹裤);复襦(有里的短袄);复衫(短袄);复衾(絮有絮棉的大被);复被(絮有絮绵的被)

(3) 远古人居住的洞穴 。如:复穴(远古人所居的土窟);复穾(如洞穴一般幽深的屋子)

(4) 中医指七方之一的复方 。如:复药(指由复方配制的成药)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淮南子·氾论》

(5) 又如:掏复(掏挖地室)

形容词

(1) 重复;繁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

(2) 夹层

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

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4) 重叠

陶复陶穴。——《诗·大雅·緜》

(5)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英文翻译

return; repeat; repeatedly

方言集汇

◎ 粤语:fu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房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bʰĭukbiuk
hé,gě [he,ge]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WG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

(2) 另见

动词

(1) (会意。从亼( ),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 同本义

合,合口也。——《说文》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庄子·秋水》

(3) 引申为开合之称

合则成体。——《庄子·达生》

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四面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绿树村边合。——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暝色已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蚌合;合上书;合祛(开闭);合喙(闭口);合盘(犹合掌);合瞑(闭目;闭目入睡)

(5) 会聚,聚合

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国语·楚语下》

将合诸侯。——《周礼·秋官·司仪》

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吕氏春秋·大乐》

齐桓公合诸侯。——《吕氏春秋·精谕》

公子即合符。——《史记·魏公子列传》

晋鄙合符。

合江夏战士。——《资治通鉴》

五万兵难卒合。

卒与尸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合众(集合众人);合族(聚合全族的人);合火(结伙,结伴);合军(集结军队);合散(聚合消散);合绪(聚集在一起)

(7) 联合;联络 。如:合盘(合伙);合出(凑合出来);合字(同伙;黑店)

(8) 结合 。如:合色鞋(用几种颜色料子凑成鞋面的鞋子)

(9) 符合,不违背 。如:合机(跟事实相符);合程(合乎格式或规定的程序);合情合理;不合自然

(10) 适合

合于桑林之舞。——《庄子·养生主》

甚合孤心。——《资治通鉴》

(11) 又如:合式(合适;合意);合中(适中);合折儿(合适);合景(与当时场面相适合,相般配);合折(恰当;合乎心思;合适);合他意思

(12) 合并 。如:合传(纪传体史书的创作,合两人以上的事迹作传,称合传)

(13) 覆盖;笼罩 。如:合扑(面朝下扑倒);合在缺底下(蒙在鼓里)

(14) 匹配;配偶

天作之合。——《诗·大雅·大明》

得耦为合。——《周礼·媒氏》注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又如:合和(结婚姻之好;亲睦);合姓(指结婚。男女两性合为一家);合独(使鳏夫寡妇结成夫妻)

(16) 交锋 。如:合刃(军队相遇,刀刃相接);合战(交战)

(17) 折算等于 。如: 一米合三尺

(18) 制作 。如:合甲(制成皮革);合寿材

(19) 应该 。如:合当(合该;应当);合行(合当;应该;集中在一起);合受(应该受到)

(20) 吵架 。如:合嘴(争吵);合爆(合皂。混闹;喧闹);合嘴合舌(吵架)

(21) 合掌 。如:合手

(22) 回答,答 。如:合要(各举简要的言辞,以互相答辩)

(23) 交媾。雌雄交尾,男女性交 。如:合盖(已得手。特指成男女情事)

形容词

(1) 全部;整个 。如:合家团聚;合府(全家);合宅(合家,合门,全家);合境(全境);合穗(合颖)

(2) 和睦,和谐,融洽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小雅·常棣》

合群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合,谓和合群众也。”

以比黄钟之宫适合。——《吕氏春秋·古乐》

议事每不合。——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甚与孤合。——《资治通鉴》

与宁南意合。——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不谋而合。——《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合心(齐心;同心);合情(和谐情感)

名词

(1) 盒子。后作“盒”

以黑木合盛茶。——冯梦龙《古今谭概》

(2) 姓

副词

一起,共同 。如:合吃;合住;合堂(同处一堂);合约(一同订约)

介词

(1) 与;向

又不好合你再要。——《红楼梦》

(2) 和 。如:合会(以及;和)

量词

古时打斗时双方攻防动作叫一合,也叫一回合 。如:战了五十合;两人交手数合

动〉,〈形词

(1) 闭合 。如:合眼

(2) 全;总共 。如:合县(全县) “閤”

(3) 另见

(4) 另见

英文翻译

combine, unite, join; g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p3 hap6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gak7 gap7 kap7 lap7 [台湾四县腔] hap8 gap7 gak7 kap7 [客英字典] hap8 kap7 gap7 [宝安腔] hap8 [沙头角腔] hap8 [客语拼音字汇] hab6 keb5 [海陆丰腔] hap8 gap7 gak7 kap7 [东莞腔] hap8 [陆丰腔] hap8
◎ 潮州话:hah8 , kab4 [澄海]kag4 ,gab4 [澄海]g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侯閤入聲開口一等ghop/hopɣɒp
xiān,qiàn [xian,qian]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TF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MHJ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qiàn

名词

(1) 用于拉船的绳索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红楼梦》

(2) 又如:纤道(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纤路(纤道)

(3) 牵牲口的绳索

马牛有纤,私属有闲。——唐· 刘禹锡《观市》

(4) 另见 xiān

xiān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 ),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2) 同本义

纤,细也。——《说文》

厥筐元纤缟。——《书·禹贡》。郑注:“细也。”

纤縠蛾飞。——傅毅《舞赋》。注:“细縠也。”

杂纤罗。——司马相如《子虚赋》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诸葛亮传》

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

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隋唐演义》

(3) 又如:纤毫芥蒂(细小的隔阂或不快);纤忽(极细小);纤刀(细小的刀子);纤腰(细小的腰。形容美人的腰)

(4) 吝啬,花钱小气

周人既纤,而 师史尤甚。——《史记》

(5) 又如:纤啬(悭吝,琐屑,指斤斤计较)

(6) 脆弱,小巧

妩媚纤弱。——司马相如《上林赋》。注:“纤弱,谓容体细柔弱也。”

(7) 又如:纤人(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指小人);纤指(女子柔细的手指。同纤手)

(8) 衣薄的样子

(9) 祭服的颜色,黑经白纬曰纤

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史记》

名词

(1) 细纹丝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楚辞》

(2) 又如:纤华(指细巧精美的衣服或物品);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3) 纤维

缕积于纤,纶成若屈。——《蜘蛛赋》

(4) 又如:化纤(化学纤维的简称)

(5) 古代计量单位

(6) 一寸或一两的千万分之一

(7) 记时单位

太阳一日平行五十九分八秒一十九微四十九纤三十六芒,最高一年行四十五秒。——《畴人传》

(8) 另见 qiàn

英文翻译

fine, delicate; minute; gr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广韵

wéi [we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OG
四角: 2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隹( 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2) 同本义

维,紘也。——《玉篇》

维,车盖系也。——《说文》

维,系也。——《广雅》

斡维焉系。——《楚辞·天问》

维王之大常。——《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

居其维首。——《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

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

(3) 又如:维纲(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亦指维系、保持)

(4) 隅,角落

维,隅也。——《广雅》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淮南子·天文》

(5) 又如:四维(四角);维那(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维岳降神(高山降其神灵)

(6) 关键

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7) 又如:维纲(纲纪;法度)

(8) 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曲面有二维,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9) 网

维,网也。——《集韵》

(10) 古地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

(11) 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如:纤维(动、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动词

(1) 拴;系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诗·小雅·白驹》

诸侯维舟。——《尔雅》。李注:“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

牛马维娄。——《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系马曰维。”

(2) 又如:维舟(系船靠岸停泊);维絷(羁绊束缚,强被挽留);维娄(系缚;羁縻);维梢(系船停泊);维楫(系船之绳和船桨);维绳(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维结(连结);维城(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

(3) 思考,计度。通“惟”

维万世之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4) 又如:维度(思念;计度)

(5) 维持;维系

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6) 又如:维匡(扶持匡正);维挽(维护,挽救)

(7) 表示判断,相当于“乃”、“是”、“为”

众维鱼矣。——《诗·小雅·谷风》

(8) 又如:维听(是听);维恭维敬(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介词

(1) 由于

维子之故。——《诗·郑风·狡童》

(2) 又如:维是(由于是…)

(1) 相当于“与”

贲鼓维镛。——《诗·大雅·灵台》

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国语》

(2) 同“唯”。独

维予与女。——《诗·小雅·谷风》

(3) 又如:维能(唯独能够)

助词

(1) 用于句首,无义

维以不永伤。——《诗·周南·卷耳》

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2) 用于句中,帮助判断

我马维驹。——《诗·小雅·皇皇者华》

我马维骐》

英文翻译

maintain, preserve, safegu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