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塑料

zēng qiáng sù liào [zeng qiang su liao]

词语释义

用片状或纤维状材料增强机械强度的塑料。将合成树脂浸涂于木片、玻璃纤维等材料上,经加工制得。可用于制机械零件、车船壳体等。如玻璃钢、层压板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用片状或纤维状材料增强机械强度的塑料。将合成树脂浸涂于木片、玻璃纤维等材料上,经加工制得。可用于制机械零件、车船壳体等。如玻璃钢、层压板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但是关于纤维增强塑料应用的主要争论是经济性。
2、然而,纤维增强塑料如果用于大型结构件其抗冲击强度稍显不足。
3、在这个设计中,玻璃前厅里增设了多功能的家具,这些家具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织物做成。
4、只有少数桥梁采用纤维增强塑料的主体支撑梁。
5、他的工作就是使碳纤维增强塑料品平时缓慢的生产速度提高到工业速度。
6、毕竟,碳纤维增强塑料比钢贵50倍。
7、碳纤维增强塑料是种暗黑色材料,化学结构与砖石相似。
8、纤维增强塑料(FRP)复合材料用于结构构件的加固、修补是一项新技术。
9、碳纤维增强塑料的运用将近50年了,它被用于航天航空工业,汽车竞赛最近又用作风轮的转动叶片。
10、纤维增强塑料(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易剪裁成型等优点,是适用于木结构加固的新型材料。
11、在宝马外面,专家们怀疑碳纤维增强塑料汽车的大量生产能否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足供应。
12、纤维增强塑料(FRP)由于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3、纤维增强塑料(FRP)在现代土木工程中极具应用前景型材料,而混杂纤维增强塑料(HFRP)是未来FRP发展的主导方向。
14、并简叙了玻纤增强塑料熔合缝的结构和性能。
15、研究了偶联剂和增韧树脂对增强塑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16、纤维增强塑料(FRP)是适合于木结构加固的新型材料。
17、初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玻璃增强塑料在防御领域的应用,例如飞机的雷达天线罩和船体。
18、航空和航天。纤维增强塑料。通过浸入测定吸水量。
19、研究了TWINTEX纤维增强塑料在酸中的应力腐蚀,并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应力腐蚀进行了比较。
20、近年来又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内涂层、玻璃鳞片耐腐蚀涂料。
21、采用路堤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预应力破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筋路提的力学性能。
22、简要阐述电磁屏蔽的原理,介绍了碳纤维的性能,论述了碳纤维增强塑料应用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形式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2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离心浇铸工艺)作为顶管管材运用于顶管工程中的设计、施工介绍。
24、这些模具会加快大城车辆车体的生产进程,安德烈亚斯.莱因哈特解释说。他负责监督该项目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生产。
25、介绍了汽油挂机在纤维增强塑料船的安装要求及检验要点。
26、分析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冲击破坏、剪切破坏机理和应力特征。
27、首先通过单向纤堆增强塑料平板试件拉伸剪切试验,获得该配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2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工作环境温度很敏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环境温度对此的影响。
29、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模塑保压装置,采用这种保压装置成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30、纤维增强塑料因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制作化工设备。

增强塑料造句

但是关于纤维增强塑料应用的主要争论是经济性。
然而,纤维增强塑料如果用于大型结构件其抗冲击强度稍显不足。
在这个设计中,玻璃前厅里增设了多功能的家具,这些家具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织物做成。
只有少数桥梁采用纤维增强塑料的主体支撑梁。
他的工作就是使碳纤维增强塑料品平时缓慢的生产速度提高到工业速度。
碳纤维增强塑料是种暗黑色材料,化学结构与砖石相似。
在宝马外面,专家们怀疑碳纤维增强塑料汽车的大量生产能否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足供应。
并简叙了玻纤增强塑料熔合缝的结构和性能。
研究了偶联剂和增韧树脂对增强塑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初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玻璃增强塑料在防御领域的应用,例如飞机的雷达天线罩和船体。
航空和航天。纤维增强塑料。通过浸入测定吸水量。
近年来又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内涂层、玻璃鳞片耐腐蚀涂料。
简要阐述电磁屏蔽的原理,介绍了碳纤维的性能,论述了碳纤维增强塑料应用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形式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离心浇铸工艺)作为顶管管材运用于顶管工程中的设计、施工介绍。
这些模具会加快大城车辆车体的生产进程,安德烈亚斯.莱因哈特解释说。他负责监督该项目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生产。
介绍了汽油挂机在纤维增强塑料船的安装要求及检验要点。
分析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冲击破坏、剪切破坏机理和应力特征。
首先通过单向纤堆增强塑料平板试件拉伸剪切试验,获得该配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模塑保压装置,采用这种保压装置成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纤维增强塑料因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制作化工设备。

汉字详情

zēng [zeng]
部首: 334
笔画: 15
五笔: FU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CWA
四角: 4816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2) 同本义

增,益也。——《说文》

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荀子·法行》

残高增下。——《淮南子·本经》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增脚气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增损。——蔡元培《图画》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增年(加寿;年龄增加);增增(众多的样子);增奉(增加俸禄);增拓(增加,扩充);增息(谓增多人丁);增累(增加,累积);增损(增加或减少);增广(增加,扩大);增置(增添,添设);增防(增强防守)

(4) 通“憎”。厌恶

帝式是增。——《墨子·非命下》。毕沅云:“增、憎字通。”

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 懿子极言之罪,何哉?——《论衡》

(5) 扩大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夸大,夸张

患言事增其实。——王充《论衡》

副词

(1)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2) 更加 。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

英文翻译

increase, add to, au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en5 zen1 [海陆丰腔] zen1 zen5 [客英字典] zen1 [东莞腔]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zen1 [宝安腔] zen1 [沙头角腔] zien1 [陆丰腔] zen1 [台湾四县腔] zen1 z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作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cong/zongtsəŋ
qiáng,qiǎng,jiàng [qiang,jiang]
部首: 312
笔画: 12
五笔: XKJ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RLI
四角: 16236

详细解释

jiàng

形容词

(1) 倔强;固执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脑(形容倔强的神气)

(3) 僵硬

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儒林外史》

(4) 另见 qiáng,qiǎng

qiáng

名词

(1)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 同本义

(3) 通“襁”。襁褓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形容词

(1) (通彊。弱的反义词)

(2) 弓有力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4) 强盛;势力大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老子》

赵强而 燕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弱为强。——《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强则国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6) 强健;健壮,有力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以强壮出。——《汉书·李广苏建传》

刚健强力。——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8) 刚强;坚决

四十曰强。——《礼记·曲礼》

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注:“临事不惑也。”

彊而义。——《书·皋陶谟》。传:“无所屈挠也。”

彊忍不义。——《国语·楚语》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9) 又如:强果(坚强果敢); 强执(坚强固执)

(10) 强横

凶强侠气。——《世说新语·自新》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2) 强暴

彊,暴也。——《尔雅》

侯彊侯以。——《诗·周颂·载芟》

曾是彊御。——《诗·大雅·荡》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4) 优越;好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6) 略多于…的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木兰诗》

(17) 又如:三分之一强

名词

(1) 强有力的弓

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2) 强者

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3) 姓

动词

(1) 使强,加强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

(2) 另见 jiàng;qiǎng

qiǎng

动词

(1) 强制,强迫

强饮强食。——《考工记·梓人》

三君皆将强死。——《左传·文公十年》

(2) 又如:强匄(仗势索取);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成亲);强劝架(连拉带劝;拉偏架);强邀(夺取);强风情(强作风流情事);强为(硬干;蛮干);强起(强迫不愿做官的人任官就职)

(3) 劝勉

强之。——《周礼·司谏》。注:“犹劝也。”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

副词

(1) 勉强

功不可彊成。——《淮南子·脩务》

乃自强步。——《战国策·赵策》

不可强夺。——《聊斋志异·狼三则》

虽欲强聒。——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再四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牵强;强词夺正(强词夺理);强勉(勉强);强词(勉强说出来的话);强口(勉强);强应(勉强答应);强不知以为知

(3) 竭力;尽力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注:“修业不敢倦。”

强焉日有孳孳。——《礼记·表记》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强忍与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将军强留之。——清· 魏禧《大铁椎传》

而强假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强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强力(勉力);强仁(勉力行仁);强步(勉力步行)

(5) 另见 jiàng;qiáng

英文翻译

strong, powerful, energetic

方言集汇

◎ 粤语:koeng4 koe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客英字典] kiong2 giong3 [宝安腔] kiong2 |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kiong2 [台湾四县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沙头角腔] kiong2 [东莞腔] kiong3 kiong2 kiong1
◎ 潮州话:kiang5(khîang) giên5/gion5(kîeⁿ) giang2(kíang)

宋本广韵

[su]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UBTF
五行:
仓颉: TBG
四角: 87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朔( )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 同本义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3)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4) 呆愣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5) 垒砌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英文翻译

model in clay, sculpt; plastics

方言集汇

◎ 粤语:sok3 sou3
◎ 客家话:[梅县腔] zok7 sok7 [陆丰腔] sok8 [客英字典] sii5 sok7 zok7 [海陆丰腔] zok7 sok7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东莞腔] s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su5 [宝安腔] s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故去聲開口一等susoh/suh
liào [liao]
部首: 407
笔画: 10
五笔: O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YJ
四角: 9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3)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4)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5)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6)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7)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8)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9)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10)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11)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12)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2)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3) 材料;原料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4)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5)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6)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词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英文翻译

consider, conjecture; materials, ingredi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liu2 liu6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陆丰腔] liau6 [客语拼音字汇] liau4 [海陆丰腔] liau6 [客英字典] liau5 [沙头角腔] liau5 [东莞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5 [宝安腔] l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落蕭平聲開口四等lieul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