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

jī chǔ kē xué [ji chu ke xue]
注音 ㄐ一 ㄔㄨˇ ㄎㄜ ㄒㄩㄝˊ

词语释义

基础科学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学科。它是整个科学技术的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印度和南非将启动一项关于两国常见的艾滋病病毒毒株的基础科学与疫苗的联合研究项目。
2、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基因变异的一个新因素,这对医学和基础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一直反复宣称爱因斯坦的理论为幽灵的存在性提供了基本依据的搜鬼者揭露的并不是幽灵的存在性,而是他们对基础科学的理解的匮乏。
4、TWAS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奖项表彰发展中国家顶级科学家的事业。
5、但是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从1990年占总投入7.5%的水平下滑到了2003年的5%。
6、科学的副产品一技术,比基础科学本身更容易懂。
7、所有理科学生,不论他们是未来的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均须打下基础科学的良好基础。
8、发展基础科学研究。
9、基础科学还只是整个挑战的一部份。
10、有良好的文化、科技传统的丹麦和瑞士,其教育制度就非常重视基础科学和文化修养。
11、作为人类基础科学研究的经验,这个重要的发现首次在果蝇身上进行了实验。
12、通过医学基础科学培训的学生可以从事纯研究,探索现象,尽管这可能还不能够立即应用于患者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13、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一直都是地球物理学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科学领域。
14、每章都是基础科学或者临床的题目的短的摘要并且包括象在ABSITE上找到的那些一样的数百个有关的问题。
15、合肥市的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等相关基础科学研究比较有优势。
16、消除在基础科学和临床的医学之间的差距,这份正文为学生提供可靠的理解症状鑑定和基础的疾病机制。
17、经济增长理论中,知识外溢模型缺少对基础科学知识的分析。
18、基础科学丛书包括16门学术专题,每一门都是一部完整的资料书。
19、学科交叉是基础科学研究中产生创新思想的沃土和重要源泉。
20、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人员,包括最高级别的官员,必须有办法出国访问,使他们能够在推进中国基础科学的工作中履行其关键作用。
21、工程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为本。
22、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23、回旋加速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国防基础科学研究,而且在同位素生产以及医学诊断、质子治疗等应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24、随着纳米科技的日新月异,低维纳米结构材料在微电子工业以及基础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出来。
25、石油大学基础科学系;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基础科学造句

若你让基础科学家去做农民当工人,他们一般能混个中游,但你强制农民与工人去取得基础科学的哪怕是最低等的成就,他们差不多会一个不剩的自杀,一万工人与农民中也不一定有一人能受得了那繁重强烈致命的脑力与体力劳动——原始社会一直在掩饰使用逻辑与纠错的脑力劳动与其它简单脑力劳动的巨大差别。
遥测技术组之主要目标为研究遥测基础科学及其发展应用,包含主动和被动式遥测资料之处理、分析及相关科学研究与应用。
大概只有稳赚的押宝才会有资金,那些研究更罕见疾病的、基础科学的或者更有冒险性的、创新型的项目就没戏了。
地球参考系的研究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基础科学的研究领域,他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短期内,我认为,即时应用会是在基础科学研究中。
有些私人机构也寻求进入所谓的“带商业计划的基础科学”领域。
为了拥有知识经济和有科学素养的人口,发展中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向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投资。
它作为一种基础科学和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工程学介绍。
儿童在念初中之前将会学习英语,数学,基础科学,社会研究,音乐,美术,劳技和体育。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目的:测定光果葶苈全草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总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基础科学资料。
前两个部分评论肾的基础科学并且描述当今的诊断工具。
改进技术标准会提高经济效率,一著名经济学家在北京基础科学和科技日报。
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决定一个国家原始创新活力。
工科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是极为重要的。
地球科学是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科学。
科学不是划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吗?
科学家为了获得某项基础科学的研究经费,有时不得不虚与委蛇,做点表面文章,强调一下它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印度和南非将启动一项关于两国常见的艾滋病病毒毒株的基础科学与疫苗的联合研究项目。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ADW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G
四角: 44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

(2) 同本义

基,墙始也。——《说文》

度幽宅兆基。——《仪礼·士丧礼》

止基迺理?——《诗·大雅·公刘》

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齐民要术·园篱》

(3) 又如:基扃(城阙);基趾(凡墙脚、城脚居下承上的,都叫基趾。又指基础、基业);基墟(旧基址)

(4) 泛指一切建筑物的根脚

高者必以下为基。——《淮南子·原道》

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晋书·石季龙载记》

(5) 又如:基阶(阶基);基雉(宫室与城垣的基础);基筑(建筑物的基础);基构(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

(6) 基础;事业的根本

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7) 又如:基兆(根本;基础);基原(根源);基图(基绪,基业。作为根基的事业)

(8) 基团 。作为某些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部分的稳定原子团。如:氢基;氨基;偶氮基;自由基

(9) 原油中占优势的物质,或在精制油中余留的残渣 。如:混合基原油

(10) 通“賫”。一周年,一整月或一昼夜

流化八基,迁荡阴令。——《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基月有成。——《汉·成皋令任伯嗣碑》

恩洽化布,未基有成。——《汉·高阳令杨著碑》

于诗三基。——《后汉书·郎传》

动词

奠定基础;创建

所以基社稷而固邦统,古之制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

形容词

根本 。如:基数;基体;基线

英文翻译

foundation, bas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梅县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宝安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东莞腔] gi1 [沙头角腔] gi1 [海陆丰腔] gi1 [陆丰腔]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居之平聲開口三等ki/kio
chǔ [chu]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DBMH
五行:
仓颉: MRUU
四角: 126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楚声。本义:柱脚石,垫在房屋柱子下的石头)

(2) 同本义

云蒸柱础润。——《淮南子·说林》。

(3) 又如:础石;

(4) 事物的基底或根基 。如:基础

英文翻译

foundation stone, plinth

方言集汇

◎ 粤语:co2
◎ 潮州话:co2

宋本广韵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
xué [xue]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I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ND
四角: 9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名词

(1)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英文翻译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