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垒

kuài lěi [ kuai lei]
繁体 塊壘
注音 ㄎㄨㄞˋ ㄌㄟˇ

词语释义

块垒 kuàilěi

(1) 比喻郁结在心中的不平或愁闷

indignation;gloom

词语解释

  1. 亦作“ 块礨 ”。亦作“ 块磊 ”。泛指郁积之物。

    《宋书·五行志五》:“ 宋文帝 元嘉 二十九年十一月己卯朔,日始出,色赤如血,外生牙,块礨不圆。”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效颦》:“[丑]姐姐休要取笑。你再看 西施 妹子,眉梁间有些块垒,觉道一发俊俏。我如今眉梁间像是也有些块垒,你看我比着他的如何?”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六》:“最后移镜窥月,大於寻常所见者约数十倍。光所映处,纹如冰裂,分出无数块垒,西人谓皆月面上山影也。”

  2. 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

    宋 刘弇 《莆田杂诗》之十六:“赖足樽中物,时将块磊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一身剩有鬚眉在,小饮能令块垒消。”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在我热情忠实的小朋友面前,略消了我的胸中块垒之后,我愿报告小朋友一个大家欢喜的消息。”参见“ 垒块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块礨”。亦作“块磊”。

⒉ 泛指郁积之物。

《宋书·五行志五》:“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十一月己卯朔,日始出,色赤如血,外生牙,块礨不圆。”
明梁辰鱼《浣纱记·效颦》:“[丑]姐姐休要取笑。你再看西施妹子,眉梁间有些块垒,觉道一发俊俏。我如今眉梁间像是也有些块垒,你看我比着他的如何?”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初六》:“最后移镜窥月,大於寻常所见者约数十倍。光所映处,纹如冰裂,分出无数块垒,西人谓皆月面上山影也。”

⒊ 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参见“垒块”。

宋刘弇《莆田杂诗》之十六:“赖足樽中物,时将块磊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一身剩有鬚眉在,小饮能令块垒消。”
冰心《寄小读者》二七:“在我热情忠实的小朋友面前,略消了我的胸中块垒之后,我愿报告小朋友一个大家欢喜的消息。”

块垒的网络释义

块垒

  • 块垒:原为汉语词汇
  • 块垒:食物名称-块垒
  • 块垒 (原为汉语词汇)

  • 块垒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块礨、块磊,读音为kuài lěi,泛指郁积之物。也比喻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出自《世说新语·任诞》。
  • 块垒造句

    失望和愤怒在我体内形成一个既硬且苦的块垒从胸中直翻上来。
    在中国诗词史上,此类诗大多“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借古喻今,托古寄慨,表达咏古讽今、怀古伤今的情怀。
    有过被宰经历的,借这虾浇自个块垒,苍天啊大地啊,是谁帮咱出了这口气啊,作恶终有报,快哉快哉;宅在家的庆幸没去景点漂,避免挨一刀。
    大多数流民,睡在用碎砖块垒起来的,高仅及膝的小隔间里。
    塔外是一圈由石块垒成的腰墙,上面打着封印密语,防止偶然出塔的犯人逃进山林。
    烟笼清秋露渐白,水涌寒江棹声来。逍遥平生成一快,浇尽块垒乐常在。鸿雁南飞无须叹,他朝北归犹可待。遥寄思念慰旧友,白露时节祝康泰。
    一个财富来源可疑且不作不死的女人,于公于私都击中了恨意,感谢公安一浇胸中块垒。
    我们是听任命运摆布的块垒吗?
    国人对卢武铉的死心存惋惜,对他的做法表示钦佩,很大程度上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时值仲夏,借着月明风清、院宇阒寂,窗外花枝摇曳,几上孤灯一盏,遂提笔萌生心中不成图的一点沟壑,从而一泄胸中长年久滞之块垒。
    我心中堆积已久的块垒是不能轻易消除的。
    世事喧嚣,人情浇薄,再加上负累过重,疲于奔命,骂几声的确能一浇胸中之块垒,这些“国骂”是无伤害性“国骂”,骂骂无妨。
    在岛上漫步,看到房顶都是用大石块垒起的平顶,觉得很奇怪。
    我转身四下望去,只见山光水色,如烟如练,氤氲在天地之间,耳畔猿啼鹤唳,只觉胸中块垒一洗而净。
    没有互联网,大约只能用街谈巷说来浇胸中块垒,趁喝得烂醉,痛骂几句吧?有了人肉搜索,世界大不同。
    谢烨当然知道顾城内心的痛苦万状,她希望顾城以写作来宣泄他心中抑郁的块垒,所以她劝顾城写一本忏悔录。
    追追星其实不妨的,更何况推崇韩寒的粉丝中,许多人并非单纯追星,而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是另有追求,别有怀抱,这就更可抱以理解和同情了。
    这种启示,减少了我们人生中的恐惧与悲哀,安慰了我们的心灵,更浇洗了心中的块垒。
    “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
    不知多少次,百岁老红军郑富贵颤巍巍登上驿马岭,远眺对面山上石块垒就的阻敌工事,想起当年那些牺牲在此的老战友,就老泪纵横。

    汉字详情

    kuài [kuai]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N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DK
    四角: 451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2) 同本义

    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

    凷,坚土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

    大块噫气。——《庄子·齐物论》

    大块禀群生。——《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

    石块丛起则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块阜(小土丘);块苏(土块和草堆。比喻卑微);块山(土墙)

    (4) 成块的东西 。如:把肉切成块;块子(成块状的形体);块聚(凝结成块)

    (5) 郁结的心思 。如:块磊(比喻郁结在胸中的愁闷或气愤)

    量词

    (1) 整体的一部分

    人运大石一块。——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2) 又如:一块布;一块石头;一块煤;一块方糖;一块肥皂;一块冰砖

    (3)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如:三块钱

    形容词

    (1) 孤独;孑然

    块然独立天地间。——《荀子·性恶》

    块然独立,则哀愤两集。——刘琨《答卢谌书》

    (2) 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英文翻译

    piece, lump; dollar

    方言集汇

    ◎ 粤语:faai3
    ◎ 潮州话:go3

    宋本广韵

    lěi [lei]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CCC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IIG
    四角: 23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2) 同本义

    垒,军壁也。——《说文》

    四郊多垒。——《礼记·曲礼上》

    营军之垒舍。——《周礼·夏官·量人》

    因垒而降。——《左传·僖公十九年》

    摩垒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

    于城内更筑坚垒。——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垒培(军营中的围墙等防御工事);垒尉(官名。掌理警卫营堡、缉捕盗贼的武官);垒和(军营的大门);垒口(营垒的入口);垒舍(犹营房);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4) 棒球内场的一个垒 。如:在第一垒被杀出局

    动词

    (1) 把砖、石等重叠砌起来

    请深垒固军。——《左传·文公十二年》

    (2) 又如:垒城(筑垒近大城叫垒城);垒垒(相叠重沓的样子);垒断(堵截住);垒块(积石。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垒垒(一堆一堆地丛列着);垒堆(堆积;拥挤)

    (3) 通“纍”。捆绑

    甲不解壘,兵不解翳。——《管子·小匡》

    氐羌之虏也。不憂其壘也。——《荀子·大略》

    英文翻译

    rampart, military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委支A合上聲合口三等支Alyex/lveelĭ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