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南史·儒林传序》:“自 秦氏 坑焚,其道用缺。” 唐 陆龟蒙 《袭美先辈见和再抒鄙怀用伸酬谢》:“ 嬴氏 并六合,势尊丞相 斯 ,加於挟书律,尽取坑焚之。” 明 李东阳 《书耿氏家藏公牍后》:“又幸而不罹于坑焚之厄,以待图籍之收,盖亦难矣。”
引证解释
⒈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引《南史·儒林传序》:“自秦氏坑焚,其道用缺。”
唐陆龟蒙《袭美先辈见和再抒鄙怀用伸酬谢》:“嬴氏并六合,势尊丞相斯,加於挟书律,尽取坑焚之。”
明李东阳《书耿氏家藏公牍后》:“又幸而不罹于坑焚之厄,以待图籍之收,盖亦难矣。”
坑焚的网络释义
坑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亢声。本义: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
(2) 同本义
坑,堑也,壑也。——《玉篇》
或被坑水冲淹。——《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刨个坑;挖坑;坑阱(泛指深坑);坑坎(指地面高低不平;洼地;坑穴)
(4) 矿穴,矿场
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捋银坑,并宜禁断。——《旧唐书·食货志上》
(5) 又如:坑户(唐宋以来采掘金属矿的在籍专业户);坑冶(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坑探(开挖坑道探明矿藏的情况)
(6) 〈方〉∶大小便用的粪坑或缸
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捋银坑,并宜禁断。——《旧唐书·食货志上》
(7) 又如:茅坑(厕所里的粪坑)
(8) 沟壑 。如:坑谷(沟壑山谷);坑堑(地下的陷沟);坑壕(壕沟);坑岸(犹坑堑,沟壑)
动词
(1) 陷害
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窦娥冤》
(2) 又如:坑闪(坑害抛弃);坑陷(坑害;陷害);坑蒙(坑害蒙骗)
(3) 活埋
于是楚军夜击坑 秦卒二十余人。——《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坑降(活埋已经投降的兵将);坑杀(活埋);坑戮(坑杀;活埋);焚书坑儒
(5) 欺骗 。如:奸商净坑人
(6) 损人
我并没得罪人,为甚么这么坑我?——《红楼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g1 [宝安腔] hang1 [梅县腔] hang1 gang1 [海陆丰腔] hang1 kang1 [客英字典] hang1 kang1 [陆丰腔] hang1 [客语拼音字汇] hang1 [台湾四县腔] hang1 kang1 [东莞腔] ha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阬 | 客庚 | 溪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kʰɐŋ | khrang/qea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 用火烧山林宿草。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3) 烧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焚炙忠良。——《书·泰誓上》
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6) 炙;烤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fun3 [宝安腔]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梅县腔] fun2 [沙头角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fun4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汾 | 符分 | 並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byon/biun | bʰĭu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