圹埌

kuàng làng [ kuang lang]
繁体 壙埌

词语释义

空荡辽阔,一望无际貌。多形容原野。

丘墓。

词语解释

  1. 空荡辽阔,一望无际貌。多形容原野。

    《庄子·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壙埌之野。”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云:“壙埌犹旷荡也。”

  2. 丘墓。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通俗文》:‘邱塚谓之壙埌。’” 明 归有光 《上宋明府书》:“窀穸之旁,穿方殆遍;壙埌之表,灰埃蓬勃。”

引证解释

空荡辽阔,一望无际貌。多形容原野。

《庄子·应帝王》:“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壙埌之野。” 陆德明释文引崔譔云:“壙埌犹旷荡也。”

丘墓。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通俗文》:‘邱塚谓之壙埌。’” 明归有光《上宋明府书》:“窀穸之旁,穿方殆遍;壙埌之表,灰埃蓬勃。”

圹埌的国语词典

原野广阔辽远。

圹埌的网络释义

圹埌

  • 圹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àng làng,是指原野空荡辽阔的样子。
  • 汉字详情

    kuàng [kuang]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YT
    五行:
    仓颉: GI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广声。本义:墓穴)

    (2) 同本义

    圹,堑穴也。——《说文》

    入圹。——《周礼·方相氏》。注:“穿地中也。”

    望其圹皋如也。——《荀子·大略》。注:“丘垅。”

    若从柩,及圹,皆执绋。——《礼记·夏官·方相氏》

    (3) 又如:圹穴(墓穴);圹兆(墓穴的范围)

    (4) 原野

    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以处圹埌之野。——《庄子·应帝王》。崔注:“犹旷荡也。”

    (5) 又如:圹野(原野);圹埌(原野空旷的样子)

    动词

    通“旷”。荒废

    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荀子·议兵》

    五世圹僚,自我节候。——《汉书·韦玄成传》

    不失天时,毋圹地利。——《管子·七法》

    英文翻译

    tomb, grave: prairie; open wilder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kwong3

    宋本广韵

    làng [lang]
    部首: 334
    笔画: 10
    五笔: FYVE
    仓颉: GIAV
    四角: 43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广;旷远 。如:圹埌(形容原野一望无际)

    名词

    坟墓

    冢,秦晋之间谓之坟…或谓之埌。——《方言》

    英文翻译

    wast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long6
    ◎ 客家话:[梅县腔] long5 [海陆丰腔] long3 [客英字典] long5 [台湾四县腔] l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二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來宕唐開去聲開口一等langh/lanql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