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母

guó mǔ [ guo mu]
繁体 國母
注音 ㄍㄨㄛˊ ㄇㄨˇ

词语释义

帝王的母亲。

词语解释

  1. 帝王的母亲。

    《魏书·张普惠传》:“何为命之为国母,而不听子服其亲乎?”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徐后事》:“ 后主 性多狂率,不守宗祧,频岁省方,政归国母。”《宋史·西蜀孟氏世家》:“ 昶 与母至 襄 汉 ,復遣使齎詔赐茶药,所赐詔不名,仍呼 昶 母为国母。”《三国演义》第三回:“ 让 ( 张让 )厉声责 进 ( 何进 )曰:‘ 董后 何罪,妄以鴆死?国母丧葬,託疾不出!’”

引证解释

⒈ 帝王的母亲。

《魏书·张普惠传》:“何为命之为国母,而不听子服其亲乎?”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徐后事》:“后主性多狂率,不守宗祧,频岁省方,政归国母。”
《宋史·西蜀孟氏世家》:“昶与母至襄汉,復遣使齎詔赐茶药,所赐詔不名,仍呼昶母为国母。”
《三国演义》第三回:“让(张让 )厉声责进(何进 )曰:‘ 董后何罪,妄以鴆死?国母丧葬,託疾不出!’”

国母的国语词典

古代称天子的母亲。

国母的网络释义

国母

  • 国母(拼音:guó mǔ),将一个国家从覆灭的危机中挽救,参与一国之创建过程、推动一国之繁荣、提升一国的国际地位,作出突出贡献,受到一国百姓的广泛爱戴的女性,被称之为国母。一国最高领导人的配偶一般被称为第一夫人或者第一先生。国母和第一夫人是两个概念。
  • 古称帝王之母为国母。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后被尊称为国父;因其夫人宋庆龄享有的崇高声誉和威望,亦被民间尊称为国母。
  • 在中国,国母指的是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 国母造句

    活动,纪念国母杨淑妃坚贞不屈、慈满天下的节烈精神。
    国庆中秋同时到,双节来临真热闹。各族人民闹十五,同欢共祝国庆节。美酒飘香齐庆典,祖国母亲祝你好!三山五岳同参拜,祝愿祖国万万岁!
    使国母常怀忧愤,致二妃久抱沉冤。
    中华儿女心连心,遇到困难共打拼,和谐社会同携手,祖国母亲少烦忧!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
    那黄河,一山一水都有着祖国母亲的无限感概,那水的气壮山河,那山的气势磅礴,就像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倒的意志。
    祖国母亲,您是多么伟大,您走过了五千多年,您创造了炎黄子孙,您给了我们美好的家;祖国妈妈,您是多么仁慈,您给了我们富饶的大地,您给了我们辽阔的疆域,您的生日到了,亲爱的。
    用六十年的沉淀,铸就今天的辉煌。愿祖国母亲明天更好!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正是当今世界各国母语教学的大趋势。
    哎呀!倒霉的孩子,今天是你母亲的生日,你跑哪疯去了?赶快回家吃饭,不然等着跪搓板吧!哈哈,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祖国母亲,你经历了茫茫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滋润着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你的快速发展让全世界看到了你的强大。你的锦秀山川使我们自豪!
    深宫国母护佑,满朝忠良救助,综于成就一代君王!
    听说伟大的祖国过生日了,我送给它“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喜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永远昂首屹立在世界之林!
    跟谁一起做事决定事情的性质。民初名妓小凤仙,她要是找一个民工,扫黄就扫走了;她找蔡锷,就流芳千古;她要是跟华盛顿,那就是国母。所以,不在于你接客不接客,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跟谁做。
    红旗之所以飘扬是因为有风的依托,我的生活之所以幸福美好是因为有了你-我的祖国母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愿你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圣诞的钟声响了,让我把祝福送给那些肩负钢枪的卫士,愿你们每天在风雪中抒写着对祖国母亲的赤子情怀的时候,心中总能拥有一股爱的暖流,那暖流让你们比鹰还矫健,比虎还威猛!
    祖国有着大海一样的宽阔胸怀,金子般的灿烂历史,依偎在祖国母亲怀抱中,能给人们带来新的智慧、信念和笑意。
    五星红旗迎风展,人民军队最可爱,保卫领土护祖国,人民安定又和谐,军爱民来民拥军,鱼水情深一家亲,建军节里送祝福,人民军队更强大,祖国母亲更繁荣!
    八月一日桂花香,建军节里来拥军,唱首军歌送军人,人民军队最可爱,保家卫国爱人民,军纪严明扬国威,建军节里许心愿,人民军队更强大,祖国母亲更富强!

    汉字详情

    guó [guo]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MGI
    四角: 6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姓

    英文翻译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wok3

    宋本广韵

    [mu]
    部首: 511
    笔画: 5
    五笔: XGUI
    姓名学:
    仓颉: WYI
    四角: 77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厚上聲開口一等məumux/mov

    国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