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忧

guó yōu [ guo you]
繁体 國憂
注音 ㄍㄨㄛˊ 一ㄡ

词语释义

1.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2.指国有患难。 3.指国丧。

词语解释

  1. 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2. 指国有患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吴王 曰:‘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3. 指国丧。

    《后汉书·窦宪传》:“ 齐殤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弔国忧。” 李贤 注:“ 章帝 崩也。”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⒉ 指国有患难。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吴王曰:‘ 勾践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⒊ 指国丧。

《后汉书·窦宪传》:“齐殤王子都乡侯畅来弔国忧。”
李贤注:“章帝崩也。”

国忧的国语词典

国家的忧患,国难。

国忧的网络释义

国忧

  • guó yōu,:ㄍㄨㄛˊ ㄧㄡ,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淮南子·人间训》。
  • 汉字详情

    guó [guo]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MGI
    四角: 6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姓

    英文翻译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wok3

    宋本广韵

    yōu [you]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IKU
    四角: 9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sad, grieved; grief, melancho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救去聲開口三等ĭəuiuh/h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