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宾

guó bīn [ guo bin]
繁体 國賓
注音 ㄍㄨㄛˊ ㄅ一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国宾 guó bīn

1.  一国的老臣。或指来朝的诸侯、来聘的卿大夫。

筵国宾于牖前。——《周礼·春官·司几筵》
state guest;

2.  新王朝对旧王朝后代的尊称。

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氏之后宋,若今周后介公。——《唐律疏议·名例》

3.  接受本国政府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词语解释

  1. 指来朝聘的诸侯与孤、卿、大夫。

    《周礼·春官·司几筵》:“筵国宾于牖前。” 郑玄 注:“国宾,诸侯来朝,孤、卿、大夫来聘。” 孙诒让 正义:“国宾,在王国则当为二王后;在侯国则当为他国之君来朝及王人来聘者。”《礼记·丧大记》:“君拜寄公、国宾于位。” 孔颖达 疏:“寄公,谓失位之君也。国宾,谓邻国大夫来聘者。” 宋 王禹偁 《拟侯君集平高昌纪功碑》:“其来也薄,孰为贡珍;其往也厚,礼同国宾。”

  2. 新王朝对旧王朝后裔的尊称。

    唐 杨炯 《后周宇文公神道碑》:“逮乎 微子 , 周 之国宾。降及 萧叔 , 宋 之懿亲。”

  3. 应国家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朱德 《上白云山》诗:“ 珠江 两岸琼楼现,净扫门庭迓国宾。”

引证解释

⒈ 指来朝聘的诸侯与孤、卿、大夫。

《周礼·春官·司几筵》:“筵国宾于牖前。”
郑玄注:“国宾,诸侯来朝,孤、卿、大夫来聘。”
孙诒让正义:“国宾,在王国则当为二王后;在侯国则当为他国之君来朝及王人来聘者。”
《礼记·丧大记》:“君拜寄公、国宾于位。”
孔颖达疏:“寄公,谓失位之君也。国宾,谓邻国大夫来聘者。”
宋王禹偁《拟侯君集平高昌纪功碑》:“其来也薄,孰为贡珍;其往也厚,礼同国宾。”

⒉ 新王朝对旧王朝后裔的尊称。

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逮乎微子,周之国宾。降及萧叔,宋之懿亲。”

⒊ 应国家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

朱德《上白云山》诗:“珠江两岸琼楼现,净扫门庭迓国宾。”

国宾的国语词典

应国家政府之邀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官员。

国宾的网络释义

国宾

  • 国宾,汉语词汇。
  • 拼音:gúo bīn
  • 指一国的老臣或是新王朝对旧王朝后代的尊称。
  • 国宾造句

    本公司在国宾饭店附近的一栋大楼里。
    茅台集团国宾酒底价清库通告为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同时解决因各种原因,造成大批茅台国宾酒退订库存压力大的问题。
    邯郸路国宾路通往万达地下停车库的路口最易拥堵。
    ,嘉阳古驿为夜郞古国至汉朝途中的一个国宾馆。
    昨日,河北省社科联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太行国宾馆召开。
    亲爱朋友们,古老北京年轻的钓鱼台国宾馆已成为全世界万众瞩目的焦点。
    昔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愿陛下师法尧舜,以庙堂之事托臣等,无烦庶务,如是则高枕垂拱而万国宾服,臣等亦不胜受恩感激!
    夜晚,岩峰推婉言拒绝雨果请客吃饭,来到国宾大酒店。
    他把国宾馆专门用于接待和庆典。
    日本将以国宾规格接待奥巴马被指一头热。
    您知道台北的国宾饭店吗?
    滴滴精醇,打造出无限荣耀的“钓鱼台国宾馆特贡酒”。
    有一次路过钓鱼台国宾馆,发现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忍不住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
    一非洲人到中国宾馆住宿。半夜,宾馆起火了,此人一丝不挂地冲了出来,一个正在灭火的消防队员看到,大声说到:妈哟,烧焦了,还跑这么快啊!
    博雅虹美酒店是按照准四星级标准建造和管理的,具备国宾酒店式装修和同等级别的酒店管理服务,为客护提供人性化的周全服务。
    国宾上品系出名门富贵红成世博会耀眼名瓷。
    该台为全国十大著名钓鱼台之一且排行第二,仅次于北京国宾馆钓鱼台,是鄄城的八大景点之一。
    比如过去欢迎国宾都是在长安街悬挂标语、彩旗,在大北窑、木樨地竖起来访领导人的画像,有时还要在机场举行几千人的欢迎仪式,这些现在都没有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被借调到钓鱼台国宾馆,修建钓鱼台正门障景山等。
    原来,这几天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诺正在北京访问,住在钓鱼台国宾馆,因此印尼使馆的车频繁出入,害得大家空忙一场。

    汉字详情

    guó [guo]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G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MGI
    四角: 6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姓

    英文翻译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wok3

    宋本广韵

    bīn [bin]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RG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OMC
    四角: 3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冥( 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2) 同本义

    賓,所敬也。——《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动词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英文翻译

    guest, visitor; surname; submit

    方言集汇

    ◎ 粤语:ban1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宋本广韵

    国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