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土壤中的一种细菌,能吸收空气中的氮,使变成对植物有益的氮的化合物,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鸡粪-锯木屑的添加与混合比例会影响固氮菌的族群数量。
2、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克百威与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中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动态影响。
3、在同等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固氮菌的保存期可提高至12个月以上,磷细菌的保存期可提高1倍以上;
4、研究了固氮菌N16不同生长阶段培养液的离心上清液和破碎菌体匀浆对菌株自身生长的影响。
5、硝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等的数量,覆膜者也高于不覆膜的。
6、复合肥有利于提高固氮菌和钾细菌数量,磷酸铵促进了磷细菌数量的增长。
7、增加了作物根际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的数量,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8、细菌、真菌和自身固氮菌数量春季最多。
9、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根系对磷、钾细菌均有明显的根际效应,但对自生固氮菌则为负效应;
10、相同茶龄的土壤中固氮菌的数量随土壤肥力的降低而减少;
11、根际土壤自身固氮菌总数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逐年减少,但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1.21%、120.77%和46.07%。
12、黄熟期测定的菌数和固氮酶活性都比灌浆期测定的低,而且土壤中也可检测到少量固氮菌和固氮酶活性。
13、棕色固氮菌细菌蛋白在可见光谱区中有定性的特征吸收峰。
14、综述了植物内生固氮菌生物多样性、生物学特性,生理特性,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5、虽然在地球表面每英亩空气柱中有34,500吨气态氮,但是如果这些气态氮不被固氮菌和藻类固定,是不能被植物利用的。
16、探索了垃圾堆肥混合接种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对堆肥含氮量的影响。
17、土壤好氧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比尿素处理低;
18、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之间相互促进,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19、当土壤通气不良时,固氮菌的活性降低,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20、施用化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各土层中的真菌数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放线菌数量和固氮菌数量;
21、套种圆叶决明能够显著降低各土层中的真菌数量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放线菌数量和固氮菌数量。
22、共生的固氮菌侵袭宿主植物的根毛,并在此繁殖和促进根瘤的形成、植物细胞和亲密共生细菌的扩大。
23、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的数量规律为品丽珠(CF)>黑比诺(PN)>赤霞珠(CS);
24、研究者重点研究了能把大气中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形式的固氮菌的种类。
25、研究并探讨了蔬菜作物在施用耐氨固氮菌后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增产的效果和原因。
26、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小麦及其固氮菌的作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27、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1。从70个供试的土壤中初步筛选与分离出38株固氮菌。
28、通过使用鼠李糖作为碳源的能力与固氮菌属中其它成员区别。
29、根瘤内的固氮菌将游离氮转化为硝酸盐,被宿主植物在发育中利用。
30、联合固氮体系的建立是联合固氮菌发挥高效生物固氮活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固氮菌的国语词典
一种微生物。属于好气性的圆形短杆菌。生存于土壤中,能吸收空气中游离的氮气,使变成对植物有益的氮化合物,在农业上颇为重要。
固氮菌的网络释义
固氮菌
固氮菌的翻译
固氮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2)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动词
(1) 安定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副词
(1)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何,何故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u5 [梅县腔] gu5 [东莞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宝安腔] gu5 [沙头角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顧 | 古暮 | 見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h/kuh | ku |
详细解释
名词
一种普通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7,游离态的氮通常为无色、无嗅、无味的不溶性双原子惰性气体,约占空气的78%(按体积计) ——元素符号N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tam3 [客语拼音字汇] tam4
◎ 潮州话:dan6 (tã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ūn
名词
(1)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靠寄生生活,种类很多如细菌、真菌等
(2) 组成裂殖菌纲的一大类微小植物中的任一种 。如:细菌
(3) 另见
jùn
名词
(1) (形声。从艸,囷(
)声。本义:蘑菇,蕈,菌子。高等菌类。有的可供食用) 同本义 。如:菌芝(即灵芝);菌阁(形如菌状之阁);菌蟪(朝菌和蟪蛄);菌蠢(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2 kiun3 [客英字典] kiun2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宝安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iun2 kiun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东莞腔] k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窘 | 渠殞 | 羣 | 眞B合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眞B | 臻 | gynx/gwyyn | gʰĭw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