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频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固有频率也称为自然频率( natural frequency)。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振动的频率与初始条件无关,而仅与系统的固有特性有关(如质量、形状、材质等),称为固有频率,其对应周期称为固有周期。
固有频率的网络释义
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2)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动词
(1) 安定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副词
(1)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何,何故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u5 [梅县腔] gu5 [东莞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宝安腔] gu5 [沙头角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顧 | 古暮 | 見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h/kuh | ku |
详细解释
yǒu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形容词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词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1) 通“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客英字典] ju3 ju1 jiu2 [沙头角腔] jeu1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1 jiu1 |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陆丰腔] jiu1 [客英字典] j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有 | 云久 | 云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ĭəu | iux/hio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步,从页。页(
):人头。《说文》认为步是“涉”的省略。人将要渡河,见水深,皱眉而止。本义:皱眉)(2) 同本义
已频顣曰。——《孟子》
(3) 又如:频蹙(皱眉蹙额,忧愁不乐的样子)
(4) 接近;临近
百姓流亡,频于涂炭。——晋· 潘岳文
(5) 并列 。如:频行(并行)
形容词
(1) 重复,连续
频,连也。——《字汇》
频年服役。——《后汉书·杨终传》
(2) 又如:频日(连续多日);频世(连续两代);频岁(连年)
(3) 危急;紧急
于科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名词
(1) 在一定时间(常指1秒种)或范围内事物重复出现的次数 。如:音频;频带
(2) 假借为“滨”。水边
(3) 姓
副词
(1) 屡次;频繁
是时,地数震裂,众灾频降。——《后汉书·李云传》
近于京师,频得足下所为文,读之甚善。——欧阳修《与石推官第一书》
(2) 又如:频荐齿颊(总挂在嘴边);频送(接连传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ǜ
名词
(1) 法令;条例 。如:率典(常法)
(2) 规格;标准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
(3) 比例;比率 。如:率税(唐代由率贷转化而来的一种杂税);率贷(唐代的一种杂税,既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利率;税率
(4) 假借“锊”。古重量名
其罚百率。——《史记·周本纪》
动词
(1) 计算 。如:率刻(计算刻度);率计(计算)
(2) 另见
shuài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2) 同本义
率,捕鸟毕也。——《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
(3) 榜样;表率;楷模
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班固《汉书·何武传》
(4) 又如:率下(作为下属表率);率示(示范,作为榜样);率物(做众人的榜样);率身(自身作出榜样);率时(为时人的表率);率众(为众人表率);率导(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5) 领导者,统帅,首领
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将率不亲,士卒不使。——《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史记·孔子世家》
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盐铁论·疾贪》
(6) 部队
攻 冰别率,破之。—— 房玄龄《晋书》
(7) 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 。如:率正(率长。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率有长)
(8) 姓
动词
(1) 用网捕鸟兽
悉率百禽。——《文选·张衡》
东京赋
(2) 聚敛;征收 。如:率募(征集,招募);率敛(搜刮聚敛);率钱(凑钱;募钱);率财(凑钱)
(3) 率领;带领。通“帅”
方叔率止。——《诗·小雅·采芑》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4) 又如:率师(率领军队);率俾(率领);率众(率领众人);率将(带领);率勒(统率);率厉(率领督促);率御(统御,统率指挥);率导(率领);率道(领导)
(5) 劝导;引导
周仁(言行合乎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6) 又如:率勉(劝勉);率厉(激励;勉励);率民(引导百姓);率俗(对某种社会风气加以引导提倡)
(7) 遵行;遵循
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率由群匹。
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率常(遵行常道);率从(依循,顺从);率教(遵奉礼教);率履(遵行礼教,躬行教令);率由(遵循,沿用);率法(遵循法度)
(9) 沿着;顺着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大雅·绵》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又如:率口(随口;顺口);率心(任其心意);率任(任性;放纵);率情(任意;犹秉性;顺其性情;徇情)
(11) 顺服;顺从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晋书·阮籍传》
(12) 又如:率服(全来归顺;臣服);率化(归顺);率俾(顺从);率从(顺从;跟从)
(13) 类似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
形容词
(1) 草率:轻率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2) 又如:率尔(轻率的样子);粗率(粗略草率);率成(草率写成);率民(轻浮之民);率易(轻率,随便);率略(草率;粗俗,疏忽);率笔(犹败笔);率就(轻易而就;随便)
(3) 急速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率悟(捷悟,敏悟);率健(敏捷健壮)
(5) 直率;坦率
率心奉上,不顾嫌疑。——《魏书·张衮传》
(6) 又如:率素(质实朴素);率至(爽直;直率);率易(率直平易);率意(直率,按照本意);率达(坦率豁达);率躁(率直急躁);率实(坦率真实)
(7) 粗鲁
气高语率,令人自远。——明· 袁宏道《谢于楚历山草引》
(8) 漂亮 。如:这字写得真率
副词
(1) 皆,都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2) 又如:率天(犹普天);率土式望(全国百姓翘首盼望);率同(一同;共同);率皆(都是)
(3) 大约,大概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一般说来
案大才之人,率多侈纵,无实事之验。——汉· 王充《论衡·案书》
介词
(1) 自,由,从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2) 又如: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称);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ut7 [沙头角腔]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sai4 sud5 [台湾四县腔] sut7 lit8 [客英字典] sut7 [海陆丰腔] sut7 lit8 [东莞腔] sut7 luk8 [宝安腔] sut7 | lut8 [陆丰腔] sut7
◎ 潮州话:zug4 lug8 (tsuk lûk 旧时:tsut lû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帥 | 所類 | 生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ʃwi | sryih/shwy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