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姑

gù gū [ gu gu]
注音 ㄍㄨˋ ㄍㄨ

词语释义

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

词语解释

  1.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

    元 聂碧窗 《咏北妇》诗:“ 江 南有眼何曾见,争捲珠帘看固姑。”按,固姑,也作姑姑、顾姑、罟罟、古库勒。参见“ 姑姑 ”、“ 顾姑 ”。参阅 宋 赵洪 《蒙鞑备录》。

引证解释

⒈ 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按,固姑,也作姑姑、顾姑、罟罟、古库勒。参见“姑姑”、“顾姑”。参阅宋赵洪《蒙鞑备录》。

元聂碧窗《咏北妇》诗:“江南有眼何曾见,争捲珠帘看固姑。”

固姑的国语词典

蒙古贵族妇女特有的礼冠。以铁丝结成,约长三尺,头冠高耸,并饰以红青锦绣或珠玉,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也作「罟罟」、「故故」。

固姑的网络释义

固姑

  • 固姑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ù gū,解释为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
  •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D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JR
    四角: 60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2)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动词

    (1) 安定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副词

    (1)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何,何故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to become solid, solidify; str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 客家话:[陆丰腔] gu5 [梅县腔] gu5 [东莞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宝安腔] gu5 [沙头角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暮去聲開口一等koh/kuhku
    [gu]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VD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JR
    四角: 444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2) 同本义

    姑,夫母也。——《说文》

    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尔雅》

    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翁姑;姑嫜(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4) 父亲的姐妹

    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问我诸姑。——《诗·邶风·泉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5) 又如:姑舅(姑母和舅父);姑姊(父之姐);姑姑;姑婿

    (6) 丈夫的姐妹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姑嫂;小姑(丈夫的妹妹)

    (8)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如: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道姑(女道士);三姑六婆

    (9) 少女 。如:村姑;姑娘家

    (10) 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子 。如:姑太太(已嫁的长辈女子)

    副词

    (1) 姑且,暂且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姑置勿论

    动词

    (1)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如:姑容(姑息宽容);姑恕(姑息宽容);姑纵(姑息放纵);姑徇(姑息徇私)

    (2) 通“诂”( )。诂训。以通行的文字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管子·心术》

    (3) 吸饮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ather's sister; husband's m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1 [海陆丰腔] gu1 [梅县腔] gu1 [东莞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宝安腔] gu1 [陆丰腔]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uk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