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钵

sì bō [ si bo]
繁体 四缽
注音 ㄙˋ ㄅㄛ

词语释义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叠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词语解释

  1.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迭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四鉢,始乎鹿园之教;身卧双林,终於象喻之説。”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鉢须臾现一重。”原注:“至今鉢缘有四重也。”

引证解释

⒈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迭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南朝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四鉢,始乎鹿园之教;身卧双林,终於象喻之説。”
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鉢须臾现一重。”
原注:“至今鉢缘有四重也。”

四钵的网络释义

四钵

  • 四钵(四钵)
  •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叠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 南朝 梁简文帝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四钵,始乎鹿园之教;身卧双林,终於象喻之说。”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钵须臾现一重。”原注:“至今钵缘有四重也。”
  • 汉字详情

    [si]
    部首: 335
    笔画: 5
    五笔: LHNG
    五行:
    吉凶:
    仓颉: WC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名词

    (1)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英文翻译

    four

    方言集汇

    ◎ 粤语:sei3 s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梅县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陆丰腔] si5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sisiih/sih
    [bo]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SGG
    五行:
    仓颉: OPDM
    四角: 857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本声。僧人的食器)

    (2) 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吾一瓶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钵盂(佛家语。是僧侣的覆钟状饮食器皿);钵多罗(佛家语。僧侣的食器)

    (4) 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 。如:瓦钵;饭钵;粥钵

    英文翻译

    earthenware basin; alms bowl

    方言集汇

    ◎ 粤语:but3
    ◎ 潮州话:bua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