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

sì hào [ si hao]
注音 ㄙˋ ㄏㄠˋ

词语释义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2.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 3.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词语解释

  1. 指 秦 末隐居 商山 的 东园公 、 甪里先生 (甪,一作角)、 绮里季 、 夏黄公 。四人须眉皆白,故称 商山 四皓。

    高祖 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 吕后 用 张良 计,迎四皓,使辅太子,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汉 扬雄 《解嘲》:“ 藺生 收功於 章臺 ,四皓采荣於 南山 。” 唐 杜牧 《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 , 张仪 无地与 怀王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 东园公 姓 唐 ,名 秉 ,字 宣明 , 襄邑 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 夏黄公 姓 崔 ,名 廓 ,字 少通 , 齐 人,隐居 夏里 修道,故号 夏黄公 ; 甪里先生 , 河内 軹 人, 泰伯 之后,姓 周 名 术 ,字 元道 ,号曰 霸上先生 。’却欠 綺里季 。 皇甫謐 《高士传》载:‘ 綺里季 姓 朱 ,名 暉 ,字 文季 。’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 园公 之名,失写也; 廓 与 广 同,姓 黄 ,非 崔 ,文义顺也; 甪里 既称 泰伯 之后,必 苏 人,或寓居於 軹 也。”按,《史记·留侯世家》 司马贞 索隐引《陈留志》作“ 园公 姓 庾 ”。参见“ 商山四皓 ”。

  2. 指 南朝 齐 徐伯珍 兄弟四人。

    《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 徐伯珍 ﹞家甚贫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3. 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 嘉禾岛 ,岛上衣冠多四皓。”

引证解释

⒈ 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 (甪,一作角)、 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 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 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按,《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贞索隐引《陈留志》作“园公姓庾”。参见“商山四皓”。

汉扬雄《解嘲》:“藺生收功於章臺,四皓采荣於南山。”
唐杜牧《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 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襄邑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 夏黄公姓崔,名廓,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 ; 甪里先生,河内軹人, 泰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号曰霸上先生。’却欠綺里季。皇甫謐《高士传》载:‘ 綺里季姓朱,名暉,字文季。’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园公之名,失写也; 廓与广同,姓黄,非崔,文义顺也; 甪里既称泰伯之后,必苏人,或寓居於軹也。”

⒉ 指南朝齐徐伯珍兄弟四人。

《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徐伯珍﹞家甚贫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⒊ 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明张煌言《怀王媿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嘉禾岛,岛上衣冠多四皓。”

四皓的国语词典

商山四皓的简称。参见「商山四皓」条。

四皓的网络释义

四皓

  • 商山四皓,秦时隐士,汉代逸民。是居住在陕西商山深处的四位白发皓须、德高望众、品行高洁的老者。他们四位分别是苏州太湖甪里先生周术,河南商丘东园公唐秉,湖北通城绮里季吴实,浙江宁波夏黄公崔广。
  • 汉字详情

    [si]
    部首: 335
    笔画: 5
    五笔: LHNG
    五行:
    吉凶:
    仓颉: WC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名词

    (1)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英文翻译

    four

    方言集汇

    ◎ 粤语:sei3 s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梅县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陆丰腔] si5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sisiih/sih
    hào [hao]
    部首: 501
    笔画: 12
    五笔: R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GR
    四角: 246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白,告声。本作“皜”。本义:光明)

    (2) 同本义

    日出皓兮。——《诗·陈风·月出》

    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皓月(明月);皓旰(光明亮丽);皓颢(明亮洁白);皓洁(明亮洁白)

    (4) 白;洁白

    皓,白也。——《小尔雅》

    白石皓皓。——《诗·唐风·扬之水》

    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有五六老叟,庞眉皓发。——《后汉书·刘庞传》

    曼理皓齿。——《韩非子·杨权》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绛皓驳色。——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皓腕(素腕,指女子洁白的手腕);皓皓(洁白的样子;光明的样子);皓手(洁白的手);皓然(洁白的样子);皓齿明眸(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

    (6) 通“昊”。广大的样子

    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荀子·赋》

    皓天舒白日。——左思《咏史》

    太皓悦和,雷声乃发 。又如:皓然(元气盛大流行的样子);皓天(天的泛称;即昊天);皓荡(广阔天边的样子)

    名词

    借指老翁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 南山皓。——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clear; hoary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h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u3 [hau2] gau3 [宝安腔] hau1 [陆丰腔] hau6 [客英字典] hau3 [台湾四县腔] hau3 [hau1] gau3 [梅县腔] hau3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ho4
    ◎ 潮州话:h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老上聲開口一等ɣɑughaux/h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