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名词
(1)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梅县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陆丰腔] si5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四 | 息利 | 心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si | siih/sih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2) 同本义(与“老”相对)
季,少称。——《说文》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季者,有中之辞也。—《谷梁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者,幼也。——《白虎通》
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蘋》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太祖本纪》
(3) 又如: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
(4) 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季春之月。——《礼记·月令》
季冬讲武,习射御。——柳宗元《时令论上》
(5) 又如: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季商(农历九月)
(6) 下等
季绢。——《管子·乘马》。注:“三等其下者曰季。”
(7) 又如:季祖母(祖父之妾);季绢(下等的丝绢)
(8) 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斩季材。——《周礼·山虞》
(9) 又如:季材(幼嫩的木材)
(10) 以第四级取代为特点的 。如在有机基团中与四个碳原子相联结的。如:季碳原子
名词
(1) 三个月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如:季刊;季度
(2) 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虽当三季之王。——《国语·晋语》。注:“末也。”
汉世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杨炯《广溪峡》
视清季有加。—— 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3) 又如:季年(晚年);季王(王朝末代的君主);季业(末代的基业);季世(末世,末叶)
(4) 一段时间 。如:瓜季;旺季;淡季
(5) 泛指弟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 姓
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辅佐三位国君。见《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曾辅佐宣、成、襄三公,以忠俭著称,“文”是他的谥号。相,辅助。)——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季氏(即春秋鲁国季孙氏。庄公弟季友的后裔。自友以下,其子孙“季孙行父”、“季孙宿”等,世为大夫,执掌鲁政,颇专擅,权势极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5 gi5 [梅县腔] gwi5 [宝安腔] gui5 [客语拼音字汇] gui4 [东莞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gi5 [陆丰腔] gui5 [沙头角腔] gui5 [台湾四县腔] gui5 g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季 | 居悸 | 見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kwi | kjyih/kvih |
详细解释
gēng
动词
(1) (形声。从攴(
),“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2) 同本义
更,改也。——《说文》
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更爵洗。——《仪礼·大射仪》
更皮币。——《礼记·月令》
更姓改物。——《国语·周语》
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记·晋世家》
景公欲更 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 晋武公。——《史记·晋世家》
(3) 又如:更故(更改;变改);更号(改变名位与称号);更步(改变行止);更元(更改年号);更移(变迁;改变);更徙(变迁);更法(变法);更革(变革;改革)
(4) 改,改正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
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许其更新(改过自新)。——《旧唐书·孙伏伽传》
(5) 又如:更订(改订;修订);更议(改议);更窜(窜改,改动)
(6) 更换;替代
更,代也。——《方言三》
弗用则更。——《周礼·司弓矢》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7) 又如:除旧更新(除去旧的,用新的来代替);更王(改换帝王);更置(变动,变换);更调(调换;改换)
(8) 经过,经历
因欲通使(大月氏),道必更(经过) 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
其佐李揖、 刘秩等皆儒生,未尝更军旅。——《新唐书·房琯传》
(9) 又如:更世(更事。阅世,经历世事);更涉(经历);更尝(亲身经历,实际体验);更履(经历;遭遇)
(10) 连续,接续
姓利相更。——《国语·晋语》。注:“续也。”
(11) 又如:更相(相继;相互)
(12) 轮流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3) 又如:更伯(轮流称霸);更王(轮番为主);更直(轮番值班);更徭(更番戍守边境的徭役)
(14) 偿还;抵偿
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淮南子·诠言训》
(15) 报,报答
不更厥贞,大命其倾。——《国语·晋语三》
(16) 通“梗”(
)。阻塞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奸,奸动则变更矣。——《管子·九守》
名词
(1)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更鼓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宋· 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
(2) 又如:更点(指更鼓之声);更钥(放置报时更鼓处的钥匙)
(3) 量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半夜三更
(5) 另见
gèng
副词
(1)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更无六耳(再没有第三人。六耳:第三者的代称);更若(再如;倘若);更待(再等;再过)
(3)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资治通鉴》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相当于另外;也
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表示跟上一层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之外,相当于“反而”“竟然”“还是”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 与,和
着尽工夫是化工,不关春雨更春风。——宋· 杨万里《春兴》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ng1 gen1 gen5 [东莞腔] gang1 gen5 [宝安腔] gen3 | gang1 [梅县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5 gien3 gang1 [沙头角腔] gien3 gang1 [客英字典] gen3 gang1 gin3 gen5 [海陆丰腔] gien5 gien3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gen4 [陆丰腔] gang1 g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庚 | 古行 | 見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keang | kɐ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失声。本义:交替,轮流)
(2) 同本义
迭,更递也。——《说文》
迭,更也。——《尔雅》
迭用柔刚。——《易·说卦》
胡迭而微。——《诗·邶风·日月》
迭相为经。——《礼记·乐记》
弟兄迭为君。——《公羊传·襄公二十九》
四时迭起。——《庄子·天运》
(3) 又如:迭为宾主;迭变(交替变化);迭宿(轮流值宿);迭进(轮番进言)
(4) 停止
两个在阵前叫苦不迭。——《水浒传》
(5) 又如:忙不迭;迭不的(迭不得。来不及)
(6) 同“叠”。堆积;重迭 。如:迭罗汉;重峦迭翠;迭头(加倍)
(7) 同“叠”。折迭 。如:把包袱迭好;迭办(叠办。操办;收拾)
副词
屡次,反复 。如:战争迭起;迭挫强敌;迭奉大礼;迭连(接连;连续);迭声(齐声;连声);高潮迭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et7 [客语拼音字汇] diad5 tiab6 [宝安腔] det7 [客英字典] diet7 [台湾四县腔] diet7 [梅县腔] diet7
◎ 潮州话:多嫣4(哲)、胎亚8(他8)同叠、因8(轶)通逸,diag4(tiak) [潮州]diêg4, tah8(thâh) ,ig8(îk) [揭阳]êg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姪 | 徒結 | 定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dʰiet | d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