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sì shì tóng táng [si shi tong tang]
注音 ㄙˋ ㄕˋ ㄊㄨㄥˊ ㄊㄤˊ

词语释义

四世同堂指祖孙四代共同生活,无一人离世。从最小的一辈算起,分别是自身、父亲、祖父、曾祖直系四代。

四世同堂造句

送你一副二龙戏珠图,三江财源任你收,四世同堂乐逍遥,五颜六色龙飞舞,七星高照祥云绕,八喜临门门庭耀,九洲四海好运到,十战十胜事业好,百年好合夫妻睦,千言万语祝福到,祝你。
我一见你就笑,二话不说喜欢上你;对你绝不会三心二意,偷偷想四世同堂在一起;你的五官那么让我着迷,看我一眼我都会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忐忐忑忑够不着地;天长地久真情真意,十全十。
儿时情窦初开的小小伙伴,你在玩我在看年轻时铮铮誓言的患难夫妻,你织布我种田暮年执子之手的四世同堂,你白发我捶背。
一如往昔国庆至,二龙戏水风云起,三生有幸为国人,四世同堂欢乐声,五谷丰登壮国势,六六大顺享太平,祝祖国生日快乐!
四世同堂对于这些退下高位的老人来说,确实是最大的期盼了。
老爷子四世同堂,应该也是放心而去。
一笑而过,让我深深的爱上你;二人世界,发觉我的心跳快速无比;三生有幸,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有你;四世同堂,未来我们追求奋斗的目标是如此清晰。亲爱的,想大声的喊出来我爱你!在平凡的日子里,共同谱写我们爱的序曲!宝贝,我会永远爱你!
整部《四世同堂》是他的一个心路历程,从默然忍受到挺身反抗。
中秋送福愿:一心一意,真心虔诚;接二连三,喜圆美梦;四世同堂,幸福满盈;五颜六色,祝福繁盛;七彩八飘,佳节情浓;九九期盼,十分欢腾。
发个短信祝福你,愿你变成气包子,一举成名有才气,双喜临门有喜气,三生有幸有运气,四世同堂有福气,十一多多有朝气,开心快乐没脾气。国庆节快乐。
我不买大家都爆炒的股票,不买老庄股,有的都四世同堂了,涨不动了。
奶奶唠叨老爸就两个原因,第一个他的儿子奶奶的孙子我该给她找个孙媳妇了,她要准备四世同堂抱重孙。
我们的两位祖父,就是这样在历史转折关键时刻,明大义,为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旧家族,新开一扇窗。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先后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等。
元旦到,齐欢笑,姑娘爱戴花,小伙爱放炮,爷爷奶奶把舞跳,叔叔阿姨歌没调。四世同堂呱呱叫,房内屋外乐滔滔。
一世情缘天注定,两地相思心中定,三生有幸命中定,四世同堂缘来定。夏日炎炎由天定,短信传递我来定,祝福内容你来定,祝你幸福要一定。
这个大家庭一年一度的四世同堂家庭春晚就此拉开帷幕。
我为父亲写了一份《生日感言》,在寿典那天,我为他手执话筒,让他亲自诉说了年迈耄年,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的感受,诉说了家传百年的烟雨苍桑、渊源流长。
我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随着《裸婚时代》的到来,《大女当嫁》,没有房子,只能《蜗居》,没有钱,只能和老公《一起来看流星雨》,许下一个《星语心愿》,希望以后可以《四世同堂。
一盘佳肴上桌,二人同心齐贺,三代子孙多福,四世同堂和睦,五湖四海道喜,六六大顺新年。祝福送给幸福人,祝除夕快乐,新春大吉大利!

汉字详情

[si]
部首: 335
笔画: 5
五笔: LHNG
五行:
吉凶:
仓颉: WC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孟(四季的首月);四表(四方极偏远的地方);四坐(在座的众人);四合(四方围聚);四八(指四时八节);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指人身;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天(四方的天空);四六风(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四失(学习上的四种过失);四印(旧指四种修养心身之道);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四件(指供食用的家畜如猪、羊等的头、蹄、肝、肺)。也指序数第四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名词

(1)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

(2) 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英文翻译

four

方言集汇

◎ 粤语:sei3 s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梅县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沙头角腔] si5 [宝安腔] si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陆丰腔] si5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sisiih/sih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A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T
四角: 44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如:古新世

(14) 世俗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形容词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副词

(1) 既然,已经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英文翻译

generation; world; era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东莞腔] si5 [客英字典] se5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海陆丰腔] se5 shi5 [宝安腔] si5 | se5 [沙头角腔] si5 se5 [陆丰腔] se5 [台湾四县腔] se5 si5
◎ 潮州话:si3 (s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舒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sjed/sjeyɕĭɛi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IP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R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hall; governmen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