嚅动

rú dòng [ ru dong]
繁体 嚅動
注音 ㄖㄨˊ ㄉㄨㄥˋ

词语释义

嚅动 rúdòng

(1) 口欲言而微动

wish to speak

词语解释

  1. 口欲言而微动。

    《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 黄立明 立即真诚地激动起来,眼睛瞪着 郝行时 ,嘴唇嚅动了两下没讲出话来。”《花城》1981年第1期:“她嚅动嘴唇,想说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

引证解释

⒈ 口欲言而微动。

《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黄立明立即真诚地激动起来,眼睛瞪着郝行时,嘴唇嚅动了两下没讲出话来。”
《花城》1981年第1期:“她嚅动嘴唇,想说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

嚅动的网络释义

嚅动

  • 嚅动,汉语拼音rú dòng,意思是嘴想说话而微动。
  • 嚅动造句

    我的嘴唇也嚅动着,但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他的嘴唇朝着妻子无力地嚅动了几下,发不出声音,仿佛有许多话要对她说,或许是一些感激的话,或许是一些歉意的话。
    他只是嘴唇嚅动了两下,最终还是没说什麽。
    然而,湉儿嘴嚅动半天,还是未能喊出口。
    指导员嘴唇嚅动着,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嚅动嘴唇和狂乱比手画脚,却无效,这有时会使我生气而乱踢和尖叫,直到筋疲力竭。
    他的嘴无声地嚅动着,双眼直盯着塔利斯!
    他只是嘴唇嚅动了两下,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和着雄壮的朝鲜国歌,郑大世嘴唇轻轻地嚅动着,接着眼泪夺眶而出,最后竟然泣不成声。
    看着他不断嚅动的嘴,我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他呢,嚅动着仍然红润的嘴唇,用他那带着稷山口音的话,说人家叫去嘛,要不会以为你病了。
    徐玉珍的嘴唇嚅动了两下,眼眶里泪光闪动。
    这句话让杨子昂心上连连牵动,分明想要说什么,可又说不出口,嘴唇只晓得微微嚅动。
    突然,奶奶的嘴唇嚅动了一下。
    那名战士纹丝不动地站着,只有嘴唇在嚅动。
    大家都在高声演唱,他的嘴张得不大,似乎在嚅动,像是因不熟练不敢大声唱。
    罗仪看到他还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嘴唇嚅动,脸色苍白。
    该男子躺在担架上,身穿病号服,脸色蜡黄,双眼紧闭,头部缠满绷带,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嘴唇不时嚅动。

    汉字详情

    [ru]
    部首: 319
    笔画: 17
    五笔: KFDJ
    五行:
    仓颉: RMBB
    四角: 61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欲言 。如:嚅嗫(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嚅忍(欲言而止)

    (2) 细语貌 。如:嚅嚅(私语貌);嚅哜(吟诵;品味)

    英文翻译

    talk indistinctly and falteringly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2 si1 [梅县腔] si1 [宝安腔] ji2 [客英字典] si1 [海陆丰腔] ri2 s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朱平聲合口三等nʑĭunjyo/ru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