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吱

gé zī [ ge zi]
注音 ㄍㄜˊ ㄗ

词语释义

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之发痒。

词语解释

  1. 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之发痒。

    吴组缃 《泰山风光》:“他们在地上扭做一起,这一个探手到那一个腰里去掏,那一个怕嗝吱,笑得软瘫了,一件东西便被抢了去。”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十章:“他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弱点,就是害怕嗝吱,你只要用手一比,装作嗝吱他的样子,手指头还没到,他就嘎嘎地笑个不停。”

引证解释

⒈ 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之发痒。

吴组缃《泰山风光》:“他们在地上扭做一起,这一个探手到那一个腰里去掏,那一个怕嗝吱,笑得软瘫了,一件东西便被抢了去。”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十章:“他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弱点,就是害怕嗝吱,你只要用手一比,装作嗝吱他的样子,手指头还没到,他就嘎嘎地笑个不停。”

嗝吱的网络释义

嗝吱

  • 嗝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é zī,是指胳肢。
  • 汉字详情

    [ge]
    部首: 319
    笔画: 13
    五笔: KGKH
    五行:
    仓颉: RMRB
    四角: 61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鬲( )声。本义:禽鸟鸣声)

    (2) 同本义

    嗝,雉鸣也。——《玉篇》

    嗝,鸡鸣。——《字汇》

    (3) 又如:嗝报(鸡鸣报晓)

    (4) 气逆作声 。亦叫“打嗝儿”

    英文翻译

    cackling of fowls to gag, to v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梅县腔] gak7 het8 [台湾四县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宝安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海陆丰腔] gak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核麥開入聲開口二等kækkrek/kaek
    zhī,zī [zhi,zi]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FCY
    五行:
    仓颉: RJE
    四角: 64047

    详细解释

    zhī

    细小的声音

    人语闹吱嗻。——《牡丹亭》

    动词

    (1) 发出

    老孙头看看四周,却不吱声。——《暴风骤雨》

    (2) 另见

    (1)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 。如:吱喽喽(象声词);吱吱叫;吱吱;吱扭;吱吱格格;吱咕;吱啦;吱喳;吱溜;吱喽

    (2) 形容物体发出短促的尖叫声 。如:听得到那扇门的门轴处吱吱作响

    (3) 做声,说话 。如:吱嗻(人说话的声音)

    (4) 另见 zhī

    英文翻译

    chirping, squeaking, hi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zi5 [海陆丰腔] zhi1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沙头角腔] zi1 [宝安腔] z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智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kʰĭekhjeh/q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