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喧

jiū xuān [ jiu xuan]
注音 ㄐ一ㄡ ㄒㄨㄢ

词语释义

犹喧嚣。

词语解释

  1. 犹喧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宋 王安石 《崇政殿后春晴即事》诗:“山鸟不应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宋 朱熹 《承事卓丈置酒》诗:“物外祇今成跌荡,人间何处不啾喧。”

引证解释

⒈ 犹喧嚣。

宋苏轼《次韵子由柳湖感物》:“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宋王安石《崇政殿后春晴即事》诗:“山鸟不应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宋朱熹《承事卓丈置酒》诗:“物外祇今成跌荡,人间何处不啾喧。”

啾喧的网络释义

啾喧

  • 啾喧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iū xuān,意思指喧嚣。
  • 汉字详情

    jiū [jiu]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TOY
    五行:
    仓颉: RHDF
    四角: 690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小儿声

    啾,小儿声也。——《说文》

    (2) 众声杂沓

    (3) 又如:啾疾(指鸟儿失偶时的鸣叫;小病);啾喧(犹喧嚣);啾号(杂乱地鸣叫);啾嘈(喧杂细碎的声音);啾哗(喧闹)

    (4) 象声词。形容细碎的声音 。如:啾啁;啾唧唧(虫鸣声)

    (5) 歌吟声

    夫啾发投曲,感耳之声。——《文选·班固·答宾戏》

    英文翻译

    wailing of child; chirp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u1 [台湾四县腔] ziu1 ciu1 [梅县腔] ziu1 [宝安腔] ziu1 [海陆丰腔] ziu1 c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由平聲開口三等ciu/zioutsĭəu
    xuān [xuan]
    部首: 319
    笔画: 12
    五笔: KPGG
    五行:
    仓颉: RJMM
    四角: 6301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宣声。“宣”有“宣扬”义,也有表义作用。本义:声音大而嘈杂)

    (2) 同本义

    喧,大语也。——《玉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潜《饮酒》

    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北周· 庚信《同州还》

    夜风一何喧,大舶双橹。——宋· 王安石《金山寺》

    蛙蛤徒自喧,蛟龙卧如蛰。——陆游《喜雨》

    (3) 又如:喧议(喧闹议论);喧埃(尘世的喧嚷);喧吓(喧哗恐吓);喧卑(喧闹低下);喧哄(喧闹)

    (4) 显赫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礼记》

    英文翻译

    lively, noisy; clamor, talk loudly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1 [梅县腔] sien1 [台湾四县腔] sien1 [客英字典] sien1 [宝安腔] sen1 [海陆丰腔] sien1 [东莞腔] sen1 [沙头角腔] sien1 [陆丰腔] s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況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xĭwɐnhyan/x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