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ㄎㄨ ㄑ一ㄤ
词语释义
戏曲演唱中表示哭泣的行腔。
哭腔的网络释义
哭腔
哭腔造句
“哭灵投坟”悲天动地,整段音乐采用了越剧紧拉慢唱的嚣板和绍剧中富有特色的“二凡”腔,原汁原味的越剧“尺调”哭腔。
秀文带着怪异的哭腔,被晓芳扶载起,拖磨着脚步到了与商身边。
哭腔少女高分晋级摇滚青年令春春“失态”。
那小厮被吓得不轻,触景伤情,也哭腔着重复说道;“夫人死了,两天前死的,尸体被收尸人拉走了,埋葬在城外的乱坟岗上。
熊复喊了几声,见没人理他,心中不禁万念俱灰,他仅仅是个十八岁的少年,哪里受得了这种精神折磨,后来的喊声中便掺杂了几分哭腔。
韩妈妈头昏眼晕,跌跪在地上,馥钰儿安抚的拍着韩妈妈的背,带着哭腔道“妈妈,你还好么?”。
说着我便径直走上田垄,却没想到郑玉一把抱了过来,带着哭腔说“小白,对不起,当初都是我的,希望你能原谅我。
马小知的挺身、焦急、哭腔自然全是铺垫,最后拉手才是正章。
因为那花轿里传出的已不是一般地哼唧,而是夹杂着哭腔,虽然那样依然带着燕语莺声。
难道像有些牧民说的那样,狼的哭腔,是专为把人畜哭毛哭慌,搅得人毛骨悚然,让人不战自败?草原狼莫非还懂得哀兵必胜、或是精神恐吓的战略思想?
面带愧色的牟平珍,鼻子一酸,潸然泪下,带着哭腔说“时队长,有您这话,我就是不做这生意,也心甘了。
对自己的语调要十分小心。使它保持均匀地…避免高嗓门、牢骚或哭腔。
何小月的哭腔突然大了起来,刚想起身,但由于已经醉的很严重,所以摇摇晃晃的差点跌倒,要不是林寒手急眼快,何小月还真的栽倒在地上。
“妈妈,赶紧做饭吧。我都饿得受不了了!”我带着哭腔大声对妈妈说。
难免带了一丝哭腔,杜若手脚敏捷地爬下床,披上大衣便冲出了宿舍,重重地掼上了门,将一室喧哗关在了身后,走向了风雪,踽踽独行。
眼见王航终于睁开了眼睛,立刻转悲为喜,嘴里带着哭腔问道“你没事吧?”。
坐公交车,人多,一美女在我旁边,我一时心动就牵了她的手,她骂我神经病……我大吼一声:“我不在意孩子不是我的!”全车人的眼光啊!哈哈……只见这时她带着哭腔大吼一句:“你怎么连亲姐姐都不放过?!”。
作死作完了,能对曾经的自己说声再见了,你就该尊重新启程,喂了接下来哭腔鬼遇到的人,更为了你自己。都知道,有些实情,你要有心让它过去,它总会过去的。
没等墨晓山把门全拉开,刘雨卉便挤了进去,紧紧捉住他胸口的衣裳带着哭腔道“开玩笑的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
听到海宁的哭腔,王世峰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中把佛祖上帝真主玉皇感谢一个遍,谢天谢地,大吉大利,只要人没事儿,其他都是次要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
),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2) 同本义(有声有泪)
哭,哀声也。——《说文》
哭声震天动地。——张博《五人墓碑记》
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苛政猛于虎》
(3) 又如:哭哭嘶嘶(边哭边喊);哭唠叨(方言。边哭边诉说);哭踊(哭泣踊跳。为古代丧礼的一种仪节);哭临(到现场啼哭。古代帝王的丧事,往往集众举哀叫哭临)
(4)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则哭以厌之。——《汉书·王莽传》。注:“哭 者所以告哀也。”
(5) 又如:哭先祖
(6) 歌
昔雍门子以哭见于 孟尝君。——《淮南子·览冥训》
英文翻译
weep, cry, wail
方言集汇
◎ 粤语:h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uk7 [陆丰腔] kuk7 [梅县腔] kuk7 [宝安腔] kuk7 [客英字典] kwuk7 [东莞腔]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kug5 [海陆丰腔] kuk7 [台湾四县腔] kuk7
◎ 潮州话:kog4 kao3(khok khàu)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uk7 [陆丰腔] kuk7 [梅县腔] kuk7 [宝安腔] kuk7 [客英字典] kwuk7 [东莞腔]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kug5 [海陆丰腔] kuk7 [台湾四县腔] kuk7
◎ 潮州话:kog4 kao3(khok k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哭 | 空谷 | 溪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kʰuk | khuk/q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2) 同本义
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说文新附》
(3) 又如:腔子(胸腔);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
(4) 曲调;曲谱 。如:腔拍(唱腔节奏);腔板(乐曲的调子和节拍);唱走了腔
(5) 口音 。如:腔音(口音);广东腔;山东腔;腔者
(6) 腔调 。如:学生腔;腔派(腔调气派)
(7) 模样 。如:腔儿(样子;模样);腔巴骨子(腔儿)
量词
多指牲口个体。如:一腔猪;一腔羊
英文翻译
chest cavity; hollow in body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iong1 [海陆丰腔] kiong1 [宝安腔] kiong1 [客英字典] kiong1 [东莞腔] kiong1 [梅县腔] kio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iong1 [海陆丰腔] kiong1 [宝安腔] kiong1 [客英字典] kiong1 [东莞腔] kiong1 [梅县腔] k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腔 | 苦江 | 溪 | 江 | 平聲 | 江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khrung/qeong | kʰɔ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