哤聒

máng guō [ mang guo]
注音 ㄇㄤˊ ㄍㄨㄛ

词语释义

声音嘈杂。亦指发出嘈杂的声音。

词语解释

  1. 声音嘈杂。亦指发出嘈杂的声音。

    《文选·马融<长笛赋>》:“经涉其左右,哤聒其前后者,无昼夜而息焉。” 李善 注:“哤聒,杂声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互相攻击,各用朋党,哤聒纷竞,是非莫分。”

引证解释

⒈ 声音嘈杂。亦指发出嘈杂的声音。

《文选·马融<长笛赋>》:“经涉其左右,哤聒其前后者,无昼夜而息焉。”
李善注:“哤聒,杂声也。”
唐刘知几《史通·申左》:“互相攻击,各用朋党,哤聒纷竞,是非莫分。”

哤聒的国语词典

杂声。

哤聒的网络释义

哤聒

  • 哤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g guō,是指声音嘈杂。
  • 汉字详情

    máng [mang]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DNE
    仓颉: RIUH
    四角: 63014

    英文翻译

    jargon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ng2 [梅县腔] mang2 [台湾四县腔] mang2 [客英字典] m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江平聲開口二等mrung/meongmɔŋ
    guō [guo]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TDG
    五行:
    仓颉: SJHJR
    四角: 124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本义:吵扰,声音高响或嘈杂)

    (2) 同本义

    聒,欢语也。——《说文》

    聒,扰乱耳孔也。——《苍颉篇》

    聒而与之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疏:“声乱叫谓之聒。”

    今汝聒聒。——《书·盘庚》。传:“无知之貌。”

    鸲鹆鸣兮聒余。——《楚辞·疾世》。注:“多声乱耳为聒。”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宋· 欧阳修《鸣鸠》

    (3) 又如:聒吵(又作“吵聒”、“聒炒”。吵闹,吵嚷);聒聒(象声词。杂乱喧吵的声音);聒杀(形容非常嘈杂、喧闹);聒天(声音响彻云天);聒账(众声喧扰,通宵达旦)

    (4) 频繁地称说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聒絮(絮叨;啰嗦)

    英文翻译

    clamor, din, hubbub

    方言集汇

    ◎ 粤语:k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客英字典] kwat7 [海陆丰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东莞腔] g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宝安腔] g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活入聲合口一等kuatkuɑt

    哤聒的同拼音词语